我國機器人產業穩步發展
目前,中國有很多理由歡迎工業機器人。機器人可以提高能效,執行連訓練有素的工人都不可能勝任的復雜操作。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人口和經濟基本條件的轉變: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正在減少,造成勞動力成本螺旋式上升。據總部位于法蘭克福的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預測,到2014年,中國可能成為世界上使用工業機器人最多的國家,屆時中國將會有3.2萬組機器人。
中國工業機器人的規模、分布、技術、應用是產業加速發展的基礎和條件。總體來看,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處于起步期,整體規模較小;受產業發展階段影響,龍頭企業多分布在研發集中的東北地區;技術投入雖逐年增長,但核心技術尚未產業化;人力替代需求旺盛,市場應用前景廣闊。
國際工業機器人協會統計資料顯示,2008-2012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平均每年安裝量約15000臺,2012年新安裝量24800臺。工業機器人產業經過20多年發展,基本實現了從試驗、引進到自主開發的轉變。工業機器人廣泛應用汽車,電子電器,食品工業等領域。隨著技術的逐步成熟和市場的不斷釋放,工業機器人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我國工業機器人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機器人控制裝置研制方面,我國已經開發出雙處理器、多處理器和分層控制裝置,不少裝置已經投入實際應用。在工業機器人種類研制方面,我國已經能夠設計和生產點焊、弧焊、噴漆、裝配等各類機器人,不少機器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其中,國產自動導引小車市場開拓最為成功,不僅占據一定份額的國內市場,而且批量出口海外。
但是,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在技術積累上并不樂觀,部份核心技術沒有取得突破,已取得突破的部份在可靠性方面還有待驗證。中國目前已基本掌握了機器人操作機的設計制造、控制系統硬件和軟件設計技術、運動學和軌跡規劃技術,生產了部分機器人關鍵元器件,開發出噴漆、弧焊、點焊、裝配、搬運等機器人,但我國的工業機器人技術及其工程應用的水平和國外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當前,我國工業制造業在自動化浪潮下的轉型發展,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增長也非常快速,因此,國內工業機器人業界制定了一個年產值達3000億的目標,來促進其產業發展。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