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多億三網融合進展落后計劃——整合遇新挑戰
2010年7月1日,國務院公布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名單,宣告我國三網融合正式開始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按照國務院三網融合總體方案的規定,我國的三網融合工作分為兩個階段:2010年至2012年是三網融合試點階段,2013年至2015年是三網融合推廣階段。
三網融合作為國家十二五期間戰略推進重要工程,對繁榮文化產業、提高國家信息化水平、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即將跨入全國推廣期的三網融合,對于我國經濟的拉動起到至關重要的重要。有機構預測,未來3年內我國三網融合相關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6000多億元。
盡管業界對國內三網融合未來發展存在無限期望,但從目前發展來看,試點階段所取得的成績并未達到預期。德勤中國管理咨詢業務合伙人王歡在近期召開的2012年三網融合高峰論壇上表示,目前,國內三網融合主要由政策驅動,雖然試點階段即將結束,但實質進展落后于計劃。“三網融合的機制、體制尚在摸索中,同時,雙向進入推進緩慢,廣電在全國范圍的整合困境與資金缺口,仍將面臨巨大困境。”
多項舉措出臺收尾試點
截至目前,我國已在全國56個城市進行了三網融合試點。試點階段最重要的任務是推進廣電、電信業務雙向進入,組建國家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同時建立三網融合的機制、體制。
在推進三網融合發展的過去兩年多時間內,國家從政策層面給予了極大支持,并將三網融合納入十二五規劃。如今,試點階段即將結束,電信與廣電的雙向進入,多次被推遲成立的國家有線電視網絡公司等終于有了新的進展。
9月底,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開始向12個試點城市的廣電企業發放業務許可,同意廣電企業開展基于有線電視網的互聯網接入業務、互聯網數據傳送增值業務、國內IP電話業務。天威視訊、電廣傳媒、歌華有線等上市公司已陸續獲得業務經營許可。10月12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正式發文批復同意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關于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IPTV傳輸服務和手機電視分發服務等3項業務的申請,同時向集團公司頒發了《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工信部與廣電總局陸續發放業務許可,為電信與廣電的雙向進入掃清了障礙,對于三網融合后續業務發展,與全國性推廣帶來幫助。
除了雙向進入以外,籌備近兩年時間的國內第四大運營商中國有線電視網絡公司(以下簡稱“國網”)也有了新的進展。近期有消息透露,國務院已批準并下發關于同意組建國網的文件,近日就將正式掛牌。廣電國網公司由財政部出資40億元,廣電總局牽頭組建并代管。目前,國網籌備組正緊張地準備國網掛牌前期工作,預計在11月正式掛牌成立。
互發牌照被指意義不大
雙向進入是三網融合發展的前提,互發牌照彌補了廣電與電信各自的短板。對于廣電而言,獲得牌照后,廣電企業僅僅需要向電信運營商支付國際寬帶出口租賃等費用,同時在獲得寬帶、固定IP電話等增值電信業務的運營資格,廣電企業將會拓寬此前僅擁有不足500萬寬帶用戶的廣電運營商的盈利空間。
對于電信運營商而言,IPTV業務在試點城市獲得廣電總局的傳輸業務牌照后,加上與擁有內容和播控牌照的百視通、CNTV的合作,也使用戶人數從試點前的不足800萬大幅增加到目前的2800萬戶。
然而,試點之初就應該互發牌照,在推遲兩年之后,意義顯然已經沒有那么大。德勤認為,互發牌照表面上解決了雙方進入的障礙,但發牌前雙方已開展了一些實質性業務。這種背景下,牌照意義已經不大,實質進展落后于計劃。
而在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長楊培芳看來,現在的雙向進入并不對等。他表示,“廣電拿到電信業務許可了,但電信不可能拿到廣電業務許可,沒有獲得主播權,現在基本還是單向進入。”
與此同時,歌華有線副總經理羅小布對此次牌照發放并不樂觀。“互發牌照只能說有了破冰的跡象,但能不能破得了還要單說。”他表示,“廣電、電信雙方共同把業務做好,后續如何相互進入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包括人為和公平因素。”
國網后續整合面臨新挑戰
缺乏全國性的運營主體,將使廣電在與電信運營商抗衡中處于弱勢地位。正因此,在三網融合試點階段,國家就開始進行國網公司的籌建工作。按照規劃,公司成立后將整合全國有線電視網絡為統一的市場主體,并賦予其寬帶網絡運營等業務資質。
近期有消息傳出,國務院日前已正式發文,同意組建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此前傳言中國移動將參與出資組建并未實現,而由財政部出資,廣電總局負責組建和代管,注冊資本45億元,主要用于總公司平臺的先期搭建,其中包括總公司基本框架的組建費用和播控平臺、網間結算等業務總平臺的搭建費用,待掛牌后再逐步進行各地地方廣電資產的整合。同時,工信部已承諾將在基礎運營商牌照、國際互聯網出口方面給予新公司與其他電信運營商相同的待遇。
國網要與資產數千億元電信運營商抗衡,以分散的區域運營商模式是不可能的,必須解決省網整合的問題,而在廣電總局提出的財政注資800億元方案被否以后,40億的啟動資金顯得杯水車薪。
顯然,廣電業將面臨巨大壓力。德勤認為,廣電運營商的整合困難主要表現在市場主體小且分散、缺少資金和所有權結構復雜等方面。省級、市級甚至縣級廣電運營商全國有數百家,技術、管理的整合費時費力。“如果廣電運營商無法盡快成功整合,廣電總局將通過牌照方式限制電信運營商進入IPTV等內容相關業務的步伐,而電信運營商也以同理反制,最終導致三網融合難以前行。”
“資本聯合”納入即將組建的國網公司,對于缺乏資金實力的中西部地區省網整合是個新的道路。據了解,廣西、貴州等10多個省網前期已經完成整合,有望成為國網首批整合的對象。
相比缺乏資金實力中西部地區省網,已經上市或積極籌備上市的東部省份有線運營商仍是整合的最大難題所在,如歌華有線、華數傳媒、電廣傳媒以及正在籌備上市的江蘇有線、廣東廣電網絡等廣電運營商,是按市值還是資產評估尚未定論,如果按市值評估,對國網將是巨大的挑戰。
目前,廣電總局已出臺多套整合方案,對上市與非上市企業區別對待。記者援引業內人士消息報道,廣電總局在新方案中將會采取上市企業一套辦法,非上市企業一套辦法。對于上市公司,到時候應該會啟動另外的相應方案。一共有幾套組合方案,資本只是其中一個基本環節。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