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換人顯魔力 多省市積極探索
中國人口老齡化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勞動力短缺、用工荒、大罷工等現象讓企業深感不安。再加上當前,我國工業發展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機器換人”的條件基本成熟,“機器換人”勢在必行。
在企業的專項調研中,企業家普遍認為,“機器換人”可以減少一線工人、提高勞動生產率、提升產品品質、減少能源消耗、減少生產安全事故、降低生產經營成本等,是加快轉型升級的一個有效途徑。目前我國多地積極推進,將“中國制造”推上一個新的高峰!
東莞砸1200萬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
東莞用1200萬資助企業“機器換人”正是東莞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的解決方案之一。這一措施,為東莞制造業發展明確了一個方向。先進制造業,絕不能依靠生產線工人的簡單勞作,而要不斷提高產業自動化水平,鼓勵勞動密集型企業利用機器手、自動化控制設備或流水線自動化進行智能技術改造。
知名經濟學教授林江認為,這一措施,為東莞制造業發展明確了一個方向。制造業發展,不能總是依靠生產線工人的簡單勞作,而這也正是先進制造業發展的一個標志。它表明,東莞制造業向先進制造業又邁進了一步。
嘉興“機器換人”力促工業企業提能增效
浙江省嘉興平湖出臺了《平湖市2014年度“機器換人”專項行動方案》。方案明確指出,2014年平湖“機器換人”的目標任務是,完成技術改造投資77億元,占工業生產性投入60%以上;實施“機器換人”企業15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機器換人”占比達30%,淘汰落后設備1000臺;“機器換人”減少用工人數5000人;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億元工業增加值從業人員數同比下降10%以上,人均產值同比提高10%以上。
方案指出,企業推進“機器換人”需明確途徑分類推進,即根據每個行業及企業的不同特征、發展階段和市場需求,因企制宜、分類指導、分層次推進。就實際操作層面分析,企業需根據自身實際,圍繞“機器換人”五種形式:部分環節機器換人、整條生產線的自動化改造、自動化生產線工業機器人、機聯網和廠聯網,實施機器換人。
新辦企業和設備陳舊、且有較強實力的老企業可直接購置智能化、自動化設備替代手工操作設備;研發實力強的龍頭骨干企業可自主研發或在引進設備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再創新改造,研制行業“機器換人”設備和系統。方案同時指出,還需指導企業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戰略聯盟;優先發展裝備制造業,支撐帶動傳統優勢產業和相關電子電器、機械制造、汽車零部件、五金加工等配套產業裝備水平整體提升。
浙江東陽“兩化”融合推進“機器換人”
永磁十五廠是浙江東陽率先推進“機器換人”的企業之一。在該廠里,看不到工人稱量、投料、裝卸、搬運等來回忙活的景象。球磨車間內,原料通過傳送帶送到高處,經電子秤準確計量后由管道自動投送至球磨機。在成型車間,壓機設備應用機械手技術,從取坯、刷毛刺、排盤、運搬到自動進窯爐實現連線自動化。在磨床車間,更是通過振動盤、倒角機和四工位連接,可以一道直接出正品。
據悉,該廠共投入4000余萬元資金,對150臺設備進行了自動化改造,人員數量從最多時的1200多人降到目前的800余人,并力爭到2016年,將人員數量降到200人以內。自動化推進至今,該廠產值和利潤都有大幅提升,員工收入增加10%。今年,該廠又上馬一條從球磨到燒成的自動化生產線,目前已進入成型區段的調試。
為大力推動“機器換人”,東陽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大引導力度,去年實施“兩化”融合“630”計劃,設立了1000萬元專項扶持基金,召開了磁性材料和醫藥化工兩個行業的現場推進會。31家試點企業通過“機器換人”實現減員1000余人,增效1.5億元,國家級磁性材料產業基地通過復評。今年,東陽市財政又拿出3500萬元鼓勵科技創新,在磁性全行業規上企業推行“機器換人”技術改造。
機器換人助力溫州鞋企轉型
甌海鞋革行業協會和中捷縫紉機的溫州代理商溫州市鑫瑪貿易有限公司,聯合組織該協會的37家會員企業,到玉環縣大麥嶼開發區中捷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考察,旨在讓甌海鞋革企業“機器換人”,提高企業生產效率。
在中捷縫紉機公司的浙江工業園區生產車間里看到,員工們正在測試一臺臺自動化的縫紉機。有的是高速雙針羅拉車,會自動剪線、自動倒縫、自動抬壓腳,采用伺服電機、機電一體化,能省電60%;有的是高速電子花樣機,能縫制商標、標簽等小部件,企業省去了外加工環節等等。
目前,企業人難招,成本又高,迫切需要機器換人。現在企業急需的設備又節能環保,又可以幫助企業減少成本的同時提高效益。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