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產業在中國異軍突起 內資欲虎口奪食
25日,2014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峰會議在張家港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王衛明的透露,預計中國到2016年或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
王衛明這一“預計”無疑讓眾多關心中國機器人市場的與會商家有點竊喜。眼下,中國市場可謂是機器人熱潮涌動。王衛明說,不久前他去參加一個機床展,竟然展出的一半產品是機器人。
“人力成本的逐年上漲,將刺激制造業對機器人的需求。”王衛明稱,汽車行業使用機器人最多,醫藥等行業的增長需求甚至達到100%以上,2013年全球機器人銷量16.8萬臺。
未來的5至10年將成為中國市場的爆發期,業界對此普遍持樂觀態度。曲道奎認同這一觀點。作為國內領先的機器人制造企業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掌舵人,他在會上不斷提醒企業要意識到該行業的殘酷性。他呼吁,在機器人這個高端產業里中國要避免處于產業鏈低端位置。
十年磨一劍。中國的機器人產業也有了顯著的突破,先后涌現出沈陽新松、廣州數控、博實自動化、埃夫特等近百家從事工業機器人生產的企業。
但本土機器人生產企業面臨殘酷的競爭局勢,已成為不可逆轉的事實。統計顯示,日本發那科、安川電機、瑞士ABB和德國庫卡四大國際巨頭牢牢占據了國內的機器人市場。
雖然本土企業要想在外資品牌機器人壟斷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猶如虎口奪食般困難。但繞開巨頭的強項,走更切合國內市場的道路似乎是一種聰明的選擇。
身為安徽埃夫特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許禮進認為,中國存在非常多的相對低端的制造業,作為國內機器人廠商,更了解這些行業的特點,在這些行業,還是有優勢的。
在中國廉價勞動力優勢逐漸消失的背景下,“機器換人”已是大勢所趨。面對機器人產業誘人的大蛋糕,中國各地都行動了起來,機器人企業、機器人產業園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積極投身這場“掘金戰”中。
王衛明在會上指出,國內在機器人產業化方面存在諸多問題。面對將要到來的“機器人時代”,中國未來將加強頂層設計,組建國家級的機器人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完善標準體系建設;加大對機器人國產化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國產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和示范等。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