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頻道

      自動化科技正在一步步弱化人類的天賦能力

        在很多領(lǐng)域,電腦正代替人腦,操控著人類的生活,人們依賴電腦來操縱飛機、診斷病癥、設計建筑、交易資金。這不禁讓人擔心:萬一電腦故障,我們的生活將陷入混亂。有跡象表明,由于過過度依賴電腦,人類從前掌握的各種知識、技術(shù)甚至某些天賦能力已悄然退化。

        飛行員不會飛行

        2009年2月12日,美國大陸航空公司一架龐巴迪Q400客機從新澤西州紐瓦克飛往紐約州布法羅市。航程需一小時,機長僅在起飛時手動操作駕駛,上天后,飛機轉(zhuǎn)入自動駕駛模式,機長開始與其他駕駛員聊天。

        接近布法羅機場時,飛機操縱桿開始顫動,并發(fā)出噪聲,這是失速下降風險的征兆。自動駕駛儀失靈,機長重掌駕駛權(quán),但他做出了錯誤的反應:拉回操縱桿,向上拉升機頭,降低空速。飛機迅速失控,猛然墜落。機上49人無一生還,還導致地面一人喪命。

        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的調(diào)查報告認為,這場空難系駕駛員操作失誤造成,機長對失速警示的反應“與其所受訓練不符”,顯示出“驚慌與混亂”。一名大陸航空公司高管承認,出事航班的駕駛員團隊似乎缺乏“應對突發(fā)狀況的意識”。

        三個多月后,另一場類似悲劇發(fā)生。法國航空公司一架A330客機起飛三小時后在大西洋上空遭遇風暴。測速儀因結(jié)冰而給出錯誤讀數(shù),自動駕駛儀失常。接手操控的駕駛員選擇讓飛機減速并向上爬升。測速儀恢復正常后,駕駛員卻繼續(xù)降速操作。結(jié)果,飛機很快墜入大西洋,機上228人全部喪生。

        如今的自動駕駛儀由精密的計算機軟件控制,通過各種電子感應器收集數(shù)據(jù),不斷調(diào)整飛行高度、速度和方向,而飛行員的角色幾乎淪為“電腦操作員”。客運航班飛行員平均手動駕駛時間總計三分鐘左右,大部分時間用來監(jiān)測顯示屏上的讀數(shù)和輸入飛行數(shù)據(jù)。

        在不少自動化專家看來,這正是問題所在。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人類工程學專家揚·諾伊斯說,自動化技術(shù)的濫用正導致飛行員專業(yè)技能和條件反射能力退化。

        自動駕駛儀對提高飛行安全大有貢獻:幫助緩解飛行員疲勞;預警飛行風險;萬一飛行員癱瘓,飛機也能正常飛行……這些年,航空事故穩(wěn)步減少,但一種“新型事故”隨之而生:自動駕駛系統(tǒng)一旦失靈,很多飛行員手足無措,操作頻繁失誤。

        退役機長羅里·凱是美國航空公司駕駛員協(xié)會的安全事務最高負責人。他在2011年接受美聯(lián)社采訪時坦言:“我們正在忘記如何飛行。”

        今年1月,美國聯(lián)邦航空局發(fā)布“安全警告”,敦促各航空公司對飛行員加強手動駕駛的培訓。

        弱化了的環(huán)境感知力

        為使工作和生活方便、高效和舒適,人類越來越依賴各種自動化裝備和技術(shù),卻忽略可能為此付出的代價。

        現(xiàn)在,很多放射科醫(yī)生用軟件分析乳腺鉬靶X射線照片,勾勒出患者乳房“可疑區(qū)域”,協(xié)助篩查乳癌。但如果太相信軟件,醫(yī)生可能草草略過沒有勾出的區(qū)域,漏看一個尚處早期的腫瘤。

        加拿大北部伊格盧利克島,冬天平均氣溫零下20度左右,陽光稀缺,周圍海水結(jié)成厚厚冰層。因紐特人在這個島上生活了4000多年,無需地圖和指南針,憑借風向、雪堆、動物習性、星辰和潮汐等跡象就能辨別方向、追尋獵物,令探險家和科學家好奇不已。

        如今,新一代因紐特獵人喜歡用GPS導航工具找路,打獵時出現(xiàn)的嚴重事故日漸增多。沒有掌握先輩找路技巧的年輕獵人很容易在茫茫雪地中迷路,特別是GPS失靈的時候;只顧著按導航指示前行,也容易忽略觀察周邊環(huán)境潛藏的危險,如薄冰層等。

        渥太華加利頓大學的人類學家克勞迪奧·阿波塔說,衛(wèi)星導航使因紐特人的找路本領(lǐng)退化,并且弱化了他們對環(huán)境的感知能力,因紐特人特有的天賦可能在一代人之后消磨殆盡。

        阻滯人腦的“生成效應”

        1983年,倫敦大學學院工程心理學家利桑娜·班布里奇在《自動化》期刊撰文指出,由于認為人腦比電腦“低效、不可靠”,不少自動化設計力求減少人力操控,操作員淪為“電腦屏幕監(jiān)測員”,而這恰恰是人類最容易搞砸的工作。

        針對警戒性的研究發(fā)現(xiàn),讓一個人盯著數(shù)據(jù)顯示屏,保持專注的時間很難超過半小時。“這意味著,就人類天性而言,根本不可能承擔監(jiān)測不尋常征兆這種基礎工作,”班布里奇指出。

        另一方面,操作員即使經(jīng)驗豐富,如果長期只負責監(jiān)測,技藝也難免日益生疏,發(fā)生故障或意外時難以作出正確反應。

        上世紀70年代晚期開始,心理學家注意到一種“生成效應”現(xiàn)象:積極思考并動手完成一項任務,使人們更容易掌握相關(guān)知識和技能。而不斷重復這一過程,人腦中便能積累起一個豐富而有條理的信息庫,便于自己不時從中汲取。如今各種自動化設備卻正在阻擋人們通過“生成效應”開發(fā)潛能。

        為了不讓電腦把人腦變遲鈍,心理學家推薦一些簡單的彌補方法,例如讓自動化軟件頻繁而不定時地回到手動操控模式,為了隨時接手,操作員會熟練技能并保持警覺;也可以為自動化操控設定在某個范圍內(nèi),確保較復雜的任務由人腦來執(zhí)行。

        也有人認為:為避免人類犯錯,就應努力實現(xiàn)“全自動”。

        技術(shù)理論學家凱文·凱利認為,避免航空事故的解決方案是研發(fā)一種完全自動化的駕駛儀。“長遠來說,就不該讓人類飛行員駕駛飛機。”

        硅谷風險投資家維諾德·科斯拉最近也提出,假如醫(yī)學診斷軟件能夠進化到完全替代人類醫(yī)生,醫(yī)療保障體系將大有改善。

        問題在于,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機器。即使最先進的技術(shù)系統(tǒng),早晚也會出現(xiàn)失誤或崩潰,或可能遭遇設計者從未預想過的突發(fā)情況而無法做出反應。即使有“完美機器”存在,它也必須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運行。

      文章版權(quán)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一区二区成人免费影院网址 |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精品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影院| 亚洲图片一区二区|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浪潮av|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国产天堂一区二区综合|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草草影院|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 国产精品被窝福利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一级特黄性色生活片一区二区|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乱码AV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观|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伦理电影在线福 |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桃花岛 | 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电影院|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日本成人一区二区| 精品性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内射|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中文字幕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