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2013智能電視與數字家庭大會,共同體驗智能時代的客廳革命
2013年是注定電視行業“躁動不安”的一年,在這一年中,互聯網大佬紛紛看好這個市場,從電腦和移動端的屏幕,逐漸轉移到電視機這塊大屏。樂視、小米排兵布陣,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也不甘落后,而TCL、創維、康佳以及清華同方、海信、長虹、海爾等傳統彩電廠商,或合縱連橫或獨自應戰,在對該市場的爭奪上都是卯足了全勁。11月18日,在2012智能電視與數字家庭產業大會成功舉辦的基礎上,由創意時代會展主辦的高交會電子展同期論壇2013智能電視與數字家庭大會再次登場,匯聚包括大眾媒體、專業媒體、品牌、渠道企業在內的超過400名專業觀眾,共同體驗智能時代的客廳革命。幫助消費電子企業擴展業務、推廣技術、展示品牌;促進智能電視與數字家庭行業共同創新、成長壯大。
在會議的開始,DisplaySearch研究總監張兵對智能電視的全球生態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各區域智能電視發展現狀及展望;特別是主要品牌廠商智能電視發展策略,包括日韓廠商與中國大陸廠商在發展智能電視產品與市場特點,以及涉及到智能電視相關技術、應用、人機界面與消費者調查等研究分析。
智能電視的本質歸根到底,電視的核心功能還是在音視頻的戰線上。關鍵點在于簡單健康的生活是家電創新的永恒主題,而多屏互動、可穿戴設備加入戰局等則是智能從單一產品向生態圈延展的一種表現,與此同時,大屏、超高清、音色以及智能電視的UI/UE也是智能電視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關鍵。
歡網科技總經理助理產品總監宋艦在演講中犀利的指出,價格戰無法撼動彩電行業的根基,行業新軍發動價格戰有三大手段:線上銷售+預售+廣泛宣傳。而傳統彩電行業的市場份額基礎在于:主流購買人群的“高關心度”、“家庭決策”購買特點支撐了彩電市場的專業性。
他還指出,智能電視已經從匯聚應用的1.0和門戶優化的2.0進化到如今的可進行系統規劃的3.0時代,在智能電視3.0時代可深入挖掘各類門戶型業務內在關聯進行系統業務設計,引入流量運營思路,進行智能基因的深度提煉,系統考慮商業變現模式,并引入運營商級別服務體系。
在電視產業智能化發展浪潮的推動下,各大品牌都力推智能電視搶占市場先機。還記得在智能電視剛面世的時候,最初的操作系統主要采用智能手機的系統,大而全的設計思路更像一場科技炫富,其結果是智能電視的接通率不足三成,語音手勢識別成為擺設,開機之后撲面而來的各種選項、各種看不懂用不會、極其復雜的遙控器成為消費者吐槽的靶心,“挑戰智商”成為消費者對智能電視毫不留情的嘲諷。在本次智能電視與數字家庭產業大會上,來自海信電視的Vision-UE首席設計師張曉林帶來了智能電視體驗設計的幾點思考。海信智能電視已實現了“電視匯聚,隨心選擇”的功能,同時,他也信心滿滿的指出,海信智能電視系統可自動檢測Vision新版本,由強大的“海信云”支撐持續升級,讓你的電視機“與時俱進”,永不落伍!
針對目前的互聯網公司扎堆進軍智能電視行業的現象,張曉林也提出了他自己的見解:以后將沒有互聯網企業,只有用互聯網思維去經營的企業。什么是互聯網思維呢?就是一切圍繞用戶,用開放的心態、創新的精神,打造極致的體驗和服務。
國際研究機構DigitalTVResearch曾發布研究報告稱,若將OTTTV互聯網電視定義為涵蓋一切通過公共互聯網以流媒體視頻方式提供的視頻服務,那么2016年全球OTTTV的收入將達到215.2億美元,相比2010年增長6倍以上;并且2016年在全球40個國家里將有4.15億家庭收看OTTTV。雖然中國的OTTTV剛剛起步,但讓眾多企業看到了進入被運營商壟斷日久的電視視頻行業的新路徑。近一兩年尤其2013年,在互聯網企業和終端廠商的大力推動下,借助著三網融合及其相關政策,中國市場也掀起了OTTTV熱潮。
中廣電通CPO殷建勇對后OTT時代的產業格局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他指出,術業有專攻,大視頻行業沒有贏家通吃,不是內容為王,也不是渠道為王、終端為王、政策為王,而是剩者為王!他倡導大視頻行業產業鏈上下游的幾百家企業,不管你是做DVB,還是IPTV、OTT,抑或是視頻網站,也不管你是做內容制作或代理,還是集成播控、網絡運營、終端制造,更不管你是做棒子、盒子,還是智能電視一體機,大家應該分工、合作,從而達到共贏的局面。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