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電線上跳舞”的機器人投入使用
12月14日,在福建省龍巖市小池鎮卓然村郊外,一個長方形金屬腦袋、長著一橙一藍兩條手臂的怪家伙,引起了不少村民注意。原來這是一臺電力部門的“機器人”正在檢查輸電線路,這也是福建省電力系統首次正式采用機器人進行線路巡檢。
在當天的作業現場,機器人被電力員工安裝在輸電線路上。只見它帶著滑輪的“手臂”抓住電線行走自如。一旦遇到障礙物時,機器人一條手臂松開,另一手臂帶動身體旋轉180度,就能輕松越過障礙繼續前進。
據廈門超高壓輸變電局的技術人員謝春雷介紹,輸電線路的導線及桿塔長期暴露在野外,為確保其安全可靠運行,電力維護部門需要定期進行巡檢。“但目前采用的人工巡檢消耗的人力、物力大,巡視人員依靠目測判斷效率低,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謝春雷說。
福建境內多山地丘陵,交通不便,隨著電網建設的加速發展,線路設備巡視任務日益繁重。為解決這一問題,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和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終于聯合研制出這臺“能在電線上跳舞”的機器人。
這臺機器人體重40公斤,平均爬行速度1.25千米/小時,最大爬坡角度30度,蓄電池可連續工作8小時,能夠在500千伏的超高壓輸電線路上輕松跨越各種障礙。同時,機器人還攜帶了攝像機,一旦發現線路故障,就能將圖像信息傳輸至地面控制器,地面人員可依此掌握線路運行狀態,及時發現線路損傷、缺陷等故障情況。
在當天的作業現場,機器人被電力員工安裝在輸電線路上。只見它帶著滑輪的“手臂”抓住電線行走自如。一旦遇到障礙物時,機器人一條手臂松開,另一手臂帶動身體旋轉180度,就能輕松越過障礙繼續前進。
據廈門超高壓輸變電局的技術人員謝春雷介紹,輸電線路的導線及桿塔長期暴露在野外,為確保其安全可靠運行,電力維護部門需要定期進行巡檢。“但目前采用的人工巡檢消耗的人力、物力大,巡視人員依靠目測判斷效率低,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謝春雷說。
福建境內多山地丘陵,交通不便,隨著電網建設的加速發展,線路設備巡視任務日益繁重。為解決這一問題,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和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終于聯合研制出這臺“能在電線上跳舞”的機器人。
這臺機器人體重40公斤,平均爬行速度1.25千米/小時,最大爬坡角度30度,蓄電池可連續工作8小時,能夠在500千伏的超高壓輸電線路上輕松跨越各種障礙。同時,機器人還攜帶了攝像機,一旦發現線路故障,就能將圖像信息傳輸至地面控制器,地面人員可依此掌握線路運行狀態,及時發現線路損傷、缺陷等故障情況。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