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企業應當走出低碳認識三大誤區
第一,低碳經濟是政府的事。
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讓不少人在潛意識里認為這是國家大事,是政府需要做的事,離我們平民百姓還很遠。印刷業內除了少數企業馬上作出相應反應外,如富士施樂率先推出了一系列低碳減排的辦公打印設備,很多企業依然處在觀望階段,甚至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
應時而變,恰恰是企業高速發展的必備素質。
低碳經濟,定義到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態度,注意節電、節油、節氣,從點滴做起;定義到每一個印刷企業,就是使用環保油墨印刷,使用再生紙印刷,從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做起。
進入低碳經濟時代已經是必然的潮流趨勢,而這過程中需要從每一個人做起,從每一家印刷企業做起,奢侈浪費資源、污染犧牲環境從來不是誰的權利。
第二,低碳經濟阻礙發展。
有人說,低碳經濟是貧困經濟。引進新技術、新能源勢必需要提高成本預算,在公司管理上也需要新理念,過于費時費力,肯定是高投入經濟。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曾做過這樣一個推算:中國構建綠色經濟需要在未來20年投資約40萬億元。從靜態上看,有人哀嘆果然不出所料,是高投入。但是,如果以年度為基礎計算,這部分所需的資金只相當于中國同期GDP的1.5%—2.5%。應當說,這個投資比例是很低的。
況且,低碳經濟的目標是低碳高增長。眼前的投入是為了未來更大的收益,做生意講求的不就是前瞻性嗎?低碳經濟也是為了替岌岌可危的地球“降溫”,地球是生存之本,即使是虧本生意我們也得心甘情愿地去做,而且考慮到減排帶來的對國民健康、能源安全等方面的積極因素,這些好處完全可以抵消這一經濟成本,實現“又好又快”的低碳高增長。
2010年,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有望降至1元/度以下,達到或接近常規發電成本,從而使太陽能光伏發電擁有完全取代化石燃料發電的經濟基礎和商業價值。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新能源技術的成本也會漸漸降低。
有些新能源技術甚至從一開始就能幫助節省成本,比如,農業生產活動會留下大量農業廢棄物。如果處理不當,這些廢棄物會釋放二氧化碳,加劇全球變暖。而現在有人通過在無氧狀態下不完全燃燒農業廢棄物,不僅使木炭存在形式穩定,肥沃了土壤,還具有碳儲存功能。
把長遠戰略、現實競爭力、環境成本等因素綜合考慮,發展低碳經濟就不是高成本,而是具有競爭力的低成本。
綜上所述,低碳經濟阻礙發展,這類觀點還是有其不實之處的。
第三,低碳經濟還很遙遠。
還沒有將低碳意識上升到戰略高度的人這樣認為,《京都議定書》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落實生效,低碳經濟還很遙遠。
發展低碳經濟是一個長期目標,但并不是“未來經濟”。地球的物理極限是碳排放的剛性約束。
第一,低碳經濟是政府的事。
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讓不少人在潛意識里認為這是國家大事,是政府需要做的事,離我們平民百姓還很遠。印刷業內除了少數企業馬上作出相應反應外,如富士施樂率先推出了一系列低碳減排的辦公打印設備,很多企業依然處在觀望階段,甚至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
應時而變,恰恰是企業高速發展的必備素質。
低碳經濟,定義到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態度,注意節電、節油、節氣,從點滴做起;定義到每一個印刷企業,就是使用環保油墨印刷,使用再生紙印刷,從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做起。
進入低碳經濟時代已經是必然的潮流趨勢,而這過程中需要從每一個人做起,從每一家印刷企業做起,奢侈浪費資源、污染犧牲環境從來不是誰的權利。
第二,低碳經濟阻礙發展。
有人說,低碳經濟是貧困經濟。引進新技術、新能源勢必需要提高成本預算,在公司管理上也需要新理念,過于費時費力,肯定是高投入經濟。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曾做過這樣一個推算:中國構建綠色經濟需要在未來20年投資約40萬億元。從靜態上看,有人哀嘆果然不出所料,是高投入。但是,如果以年度為基礎計算,這部分所需的資金只相當于中國同期GDP的1.5%—2.5%。應當說,這個投資比例是很低的。
況且,低碳經濟的目標是低碳高增長。眼前的投入是為了未來更大的收益,做生意講求的不就是前瞻性嗎?低碳經濟也是為了替岌岌可危的地球“降溫”,地球是生存之本,即使是虧本生意我們也得心甘情愿地去做,而且考慮到減排帶來的對國民健康、能源安全等方面的積極因素,這些好處完全可以抵消這一經濟成本,實現“又好又快”的低碳高增長。
2010年,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有望降至1元/度以下,達到或接近常規發電成本,從而使太陽能光伏發電擁有完全取代化石燃料發電的經濟基礎和商業價值。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新能源技術的成本也會漸漸降低。
有些新能源技術甚至從一開始就能幫助節省成本,比如,農業生產活動會留下大量農業廢棄物。如果處理不當,這些廢棄物會釋放二氧化碳,加劇全球變暖。而現在有人通過在無氧狀態下不完全燃燒農業廢棄物,不僅使木炭存在形式穩定,肥沃了土壤,還具有碳儲存功能。
把長遠戰略、現實競爭力、環境成本等因素綜合考慮,發展低碳經濟就不是高成本,而是具有競爭力的低成本。
綜上所述,低碳經濟阻礙發展,這類觀點還是有其不實之處的。
第三,低碳經濟還很遙遠。
還沒有將低碳意識上升到戰略高度的人這樣認為,《京都議定書》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落實生效,低碳經濟還很遙遠。
發展低碳經濟是一個長期目標,但并不是“未來經濟”。地球的物理極限是碳排放的剛性約束。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