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將在未來幾年著力解決風電并網運行問題
有風的地方要不了那么多電,需要電的地方沒那么多風――中國風電“資源導向型”的發展模式最終導致了市場消納“瓶頸”。
昨日,早報記者獲悉,國家能源局將用半年時間在全國11個省(區)開展風電開發規劃、市場消納和輸電規劃研究工作,以求有效解決2015年9000萬千瓦和2020年1.5億千瓦風電的輸送和市場消納問題。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在日前于北京舉行的風電接入電網和市場消納研究啟動會上表示,過去一年多來,隨著內蒙古、東北、甘肅、河北等地風電開發規模逐漸增大,風電的接入電網和運行限電問題日益突出,風電并網運行問題已成為風電進一步規模化發展的最大制約。
劉琦要求,“在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前提下”,研究有效解決2015年9000萬千瓦和2020年1.5億千瓦風電的輸送和市場消納問題,并以這次研究為契機,“完善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政策和管理措施”。
根據可查資料顯示,中國此前四年風電裝機容量年年翻番,2009年末風電裝機容量已達2500萬千瓦,躍居全球第二。
丹麥行業咨詢機構BTM提供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成為第一大風電裝機市場,裝機容量新增1375萬千瓦,創下紀錄。
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今年3月發電量達3369.5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17.6%,其中風力發電量猛升87.5%,至31.5億千瓦時,相當于核電發電量的一半。
但受風能資源、電力市場、電網建設及風電建設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影響,風電并網受到制約。
昨日,早報記者獲悉,國家能源局將用半年時間在全國11個省(區)開展風電開發規劃、市場消納和輸電規劃研究工作,以求有效解決2015年9000萬千瓦和2020年1.5億千瓦風電的輸送和市場消納問題。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在日前于北京舉行的風電接入電網和市場消納研究啟動會上表示,過去一年多來,隨著內蒙古、東北、甘肅、河北等地風電開發規模逐漸增大,風電的接入電網和運行限電問題日益突出,風電并網運行問題已成為風電進一步規模化發展的最大制約。
劉琦要求,“在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前提下”,研究有效解決2015年9000萬千瓦和2020年1.5億千瓦風電的輸送和市場消納問題,并以這次研究為契機,“完善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政策和管理措施”。
根據可查資料顯示,中國此前四年風電裝機容量年年翻番,2009年末風電裝機容量已達2500萬千瓦,躍居全球第二。
丹麥行業咨詢機構BTM提供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成為第一大風電裝機市場,裝機容量新增1375萬千瓦,創下紀錄。
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今年3月發電量達3369.5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17.6%,其中風力發電量猛升87.5%,至31.5億千瓦時,相當于核電發電量的一半。
但受風能資源、電力市場、電網建設及風電建設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影響,風電并網受到制約。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