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將赴山東調研 力推五個一體化工程
記者獲悉,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的20多個國家部委將于近期奔赴山東,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情況進行調研。而在4月中旬,國務院已同意把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作為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地區,此行被普遍認為是山東“藍色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實操階段”。
加上此前獲批的黃三角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山東將有近一半的陸上國土進入國家戰略。
“把區域發展與產業培植結合起來,大力推進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是山東省謀劃發展新優勢、培植新的增長級的重要戰略部署。”山東省省長姜大明在最近的一次省委全委會上如是說。
在全國各省份正在推動新一輪區域發展戰略的語境下,山東也開始全面出擊。其手筆之大,引起外界的廣泛關注。
“藍色戰略”驅動五大重點區域
姜大明所說的重點區域帶動戰略,包括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推進黃三角規劃建設、建設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建設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和省會城市群經濟圈。
今后5-10年,山東省新一輪生產力布局將在五大重點區域內騰挪。
從山東省政府了解到,根據貫徹落實黃三角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實施意見,山東將在黃三角構建以高效生態農業為基礎、環境友好型工業為重點、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高效生態產業體系。
在工業領域,依托本土優勢,打造新型石油化工、鹽化工、輕紡、生態造紙等四大全國重要的特色工業基地。
資源與產業優勢是山東打造國家級重要特色工業基地的支撐。東營是全國重要的石油能源基地,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石油運輸均在黃三角最東端港口萊州港過境。在產業基礎方面,山東省是全國第一地煉大省,近2/3產能在黃三角。
此外,渤海鹽場的主要資源集中在黃三角,山東海鹽化工生產能力居全國之首。中海油集團山東海化投資的1000萬噸級油鹽化工一體化項目,使得黃三角成為全國重要鹽化工基地更是如虎添翼。
除了傳統產業之外,山東還要在黃三角培育發展新能源、生物育種、新材料新信息新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等。
以青島、煙臺、威海、濰坊等城市為主的膠東半島,是山東生產力最為發達的區域,根據山東省規劃,將在此區域重點發展高新技術、先進裝備制造業、傳統優勢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和海洋高端產業等7大產業,集中打造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長性的高端產業集群,以形成青煙威和青濰高端高質高效產業走廊。
在魯南,山東則依托日照港優勢,建設以日照精品港基地為重點的魯南臨港產業帶,據預測,2010年日照港吞吐量和通過能力均將超過2億噸。
山東省已將魯南臨海產業區列入山東省改革試點,并批復魯南臨海產業區區域開放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方案。
根據有關方案,該區域將重點布局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綜合旅游業等,到2013年,臨海產業增加值占該區域GDP比重超過80%。
在一份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山東將構筑“一區三帶”的區域產業發展格局,即在黃三角發展高效生態產業帶,在魯南建設以日照精品鋼鐵基地為重點的魯南臨海產業帶和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帶。
根據山東省委去年確定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指導意見,山東在三色經濟區內重點培育海洋漁業、海洋生物產業、海洋裝備制造業、能源礦產業、海洋工程建筑業、海洋服務業等八大產業。
謀動“五個一體化”
據悉,為促動區域經濟相互融合、聯動發展,山東省正謀劃實施城市發展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產業布局一體化、生態環保一體化、信息網絡建設一體化等“五個一體化”工程。
從山東省政府獲悉,山東將在黃三角區域沿渤海修建一條集交通、防潮、景觀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雙向六車道濱海高等級公路,這條交通動脈將黃三角區域四大臨港產業區、30多個縣市區串為一線,被列為2010年山東省支持黃三角區域大開發的“一號工程”。
該線路將與正在建設中的黃大鐵路、德大鐵路,組成黃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交通運輸大動脈。
在濟南和青島兩大城市群中,山東將分別以兩個副省級城市為中心,發展城際高速鐵路。青島為中心的青、煙、威、榮城際高速鐵路已經開工,濟南都市圈城際鐵路規劃已編制完成,后者城際高速鐵路將可實現與濱州、濰坊兩個主要黃三角城市的1小時交通圈。
據山東省發改委一官員表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前提便是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的一體化。正在籌備中的東營經濱州至濟南高速公路和已開工建設的濰坊至日照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將使黃三角、濟南都市圈、半島城市群、魯南經濟帶之間形成“五縱四橫一環八連”的高速公路網絡。
東營市正在大力招商興建的廣利港,是距離濟南最近的出海口,山東省委正在研究濟南都市圈“升級版”戰略,以增強濟南作為涵養山東港口中心腹地的能力。
在城市一體化方面,山東將以濟南為中心,建設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以青島為中心建設膠東半島城市群,以魯南經濟帶為中心培育區域性中心城市,并表示要逐步在規劃、投資、戶籍、社保等方面形成同城效應。
在新的區域戰略的助推下,山東的經濟地理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