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 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振興裝備制造業,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提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現代能源產業和綜合運輸體系。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
代表了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是占領后國際金融危機時代制高點的重要措施。通過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并以此形成諸多新興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我國的信息化發展迅猛,彩電、計算機、手機、集成電路等主要電子產品年產量逐年翻番,產業規模迅速壯大。截至2009年9月份,我國的網民總數已達到3.6億,手機用戶達到7.2億,固定電話用戶達到3.2億,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通信大國。與此同時,信息服務業快速發展,信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逐漸深入,為進一步加快兩化融合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進一步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仍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兩化融合的核心技術和創新水平有待提高。再比如,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在信息化基礎設施方面,一些基礎設施已難以適應新技術發展要求,在一些欠發達地區仍缺乏推進信息化基礎建設的資金和人才。
綜合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我們必須更加重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并以此形成諸多新興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是高度重視兩化融合。要通過調查研究,深入研究信息化與工業化的相互關系,考慮盡快出臺和完善兩化融合的中長期戰略規劃。可考慮制定分行業、分模式、分層次、分階段的兩化融合戰略,同時大力推廣應用典型的示范案例,及時發現兩化融合過程中出現的偏差,保證按照預定的目標發展。在戰略制定過程中,要注意以信息技術的應用為重點,努力提高機械、鋼鐵、化工、輕工、電信、航天航空、能源等領域一批骨干企業的生產過程自動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要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生產、研發等技術的緊密結合,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縮短生產周期,從而提高勞動效率和企業綜合競爭能力,使之獲得新的發展動力和市場空間、創造新的競爭優勢、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促使重點行業由小變大、由大變強。
二是為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提供政策保障。應在通信市場監管、信息化管理體制、標準規范制定和人才培養與使用機制等方面加大引導力度,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和政府的拉動導向作用,形成有利于信息技術創新和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機制,為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提供政策保障。與此同時,還要注意到,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是一個通過信息技術不斷提升產業技術水平,不斷培育信息人才,不斷催生新興產業,不斷拓寬就業領域的過程。這就決定了在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過程中,必須處理好各行業間的發展差異,處理好資本技術密集型與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在信息化方面,要加大對不同層次就業者的培訓力度,提高從業者整體應用信息化的水平,從而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三是要研究掌握兩化融合的關鍵技術。掌握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關鍵技術是進行兩化融合的重要基石,直接關系到兩化融合能否順利推進。兩化融合關鍵技術包括設計自動化關鍵技術、工業控制自動化關鍵技術、智能物流關鍵技術、電子商務關鍵技術、技術改造關鍵技術等。
隨著工業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工業產品的設計方法和設計手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等軟件發展和普及給工業產品的設計帶來了重大變化,并已滲透到工業產品設計的各個方面。利用這些網絡化工具,工業產品設計大大減輕了設計、生產的工作量和難度,從而有效地增強了設計的靈活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工業控制自動化方面,工業控制自動化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冶金、化工、機械制造等支柱產業。目前我國工業控制自動化技術迅猛發展,但是不少仍屬于在引進成套設備的同時進行消化吸收,然后進行二次開發和應用,技術原始創新和技術儲備明顯不足。提高工業控制自動化技術水平,實現其向網絡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已成為工業技術改造的一個重要內容。
在工業取得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與其密切相關的物流業發展卻相對緩慢,影響了工業化發展的速度。因此,要大力發展智能物流,把信息技術應用于物流行業的物資信息采集、物流運輸信息處理、運輸裝備監控、運輸道路信息處理等各個環節,同時要切實提高智能物流運輸信息的處理能力,提高和改善物流運輸系統的性能和效率,更好地為我國現代化服務。
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對電子商務技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開發電子商務技術,有利于提高現代企業信息收集、儲存、處理的水平,有助于企業管理人員實時掌握企業動態,實時做出最優決策,從而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大大降低生產成本,使企業競爭力顯著增強。
四是選擇重點行業和領域推進兩化融合工作。要加快應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努力提高機械、鋼鐵、輕工、汽車、石化、能源、電信、金融等行業在生產和服務各個環節的自動化、智能化和現代化管理水平,推進傳統產業升級。
五是通過兩化融合催生新興產業。目前,我國已進入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新階段。信息化與工業化之間的融合,不僅將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更將培育發展新興產業,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基于兩化融合的行業在快速成長,電力電子、汽車電子、醫療電子、生物芯片、工業電子、金融電子等新興領域都在迅猛發展;信息通信、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高端生產型服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方興未艾。這些產業的發展更容易與先進的信息技術結合,不僅前景廣闊,還可為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
代表了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是占領后國際金融危機時代制高點的重要措施。通過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并以此形成諸多新興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我國的信息化發展迅猛,彩電、計算機、手機、集成電路等主要電子產品年產量逐年翻番,產業規模迅速壯大。截至2009年9月份,我國的網民總數已達到3.6億,手機用戶達到7.2億,固定電話用戶達到3.2億,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通信大國。與此同時,信息服務業快速發展,信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逐漸深入,為進一步加快兩化融合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進一步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仍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兩化融合的核心技術和創新水平有待提高。再比如,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在信息化基礎設施方面,一些基礎設施已難以適應新技術發展要求,在一些欠發達地區仍缺乏推進信息化基礎建設的資金和人才。
綜合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我們必須更加重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并以此形成諸多新興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是高度重視兩化融合。要通過調查研究,深入研究信息化與工業化的相互關系,考慮盡快出臺和完善兩化融合的中長期戰略規劃。可考慮制定分行業、分模式、分層次、分階段的兩化融合戰略,同時大力推廣應用典型的示范案例,及時發現兩化融合過程中出現的偏差,保證按照預定的目標發展。在戰略制定過程中,要注意以信息技術的應用為重點,努力提高機械、鋼鐵、化工、輕工、電信、航天航空、能源等領域一批骨干企業的生產過程自動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要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生產、研發等技術的緊密結合,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縮短生產周期,從而提高勞動效率和企業綜合競爭能力,使之獲得新的發展動力和市場空間、創造新的競爭優勢、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促使重點行業由小變大、由大變強。
二是為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提供政策保障。應在通信市場監管、信息化管理體制、標準規范制定和人才培養與使用機制等方面加大引導力度,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和政府的拉動導向作用,形成有利于信息技術創新和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機制,為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提供政策保障。與此同時,還要注意到,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是一個通過信息技術不斷提升產業技術水平,不斷培育信息人才,不斷催生新興產業,不斷拓寬就業領域的過程。這就決定了在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過程中,必須處理好各行業間的發展差異,處理好資本技術密集型與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在信息化方面,要加大對不同層次就業者的培訓力度,提高從業者整體應用信息化的水平,從而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三是要研究掌握兩化融合的關鍵技術。掌握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關鍵技術是進行兩化融合的重要基石,直接關系到兩化融合能否順利推進。兩化融合關鍵技術包括設計自動化關鍵技術、工業控制自動化關鍵技術、智能物流關鍵技術、電子商務關鍵技術、技術改造關鍵技術等。
隨著工業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工業產品的設計方法和設計手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等軟件發展和普及給工業產品的設計帶來了重大變化,并已滲透到工業產品設計的各個方面。利用這些網絡化工具,工業產品設計大大減輕了設計、生產的工作量和難度,從而有效地增強了設計的靈活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工業控制自動化方面,工業控制自動化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冶金、化工、機械制造等支柱產業。目前我國工業控制自動化技術迅猛發展,但是不少仍屬于在引進成套設備的同時進行消化吸收,然后進行二次開發和應用,技術原始創新和技術儲備明顯不足。提高工業控制自動化技術水平,實現其向網絡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已成為工業技術改造的一個重要內容。
在工業取得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與其密切相關的物流業發展卻相對緩慢,影響了工業化發展的速度。因此,要大力發展智能物流,把信息技術應用于物流行業的物資信息采集、物流運輸信息處理、運輸裝備監控、運輸道路信息處理等各個環節,同時要切實提高智能物流運輸信息的處理能力,提高和改善物流運輸系統的性能和效率,更好地為我國現代化服務。
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對電子商務技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開發電子商務技術,有利于提高現代企業信息收集、儲存、處理的水平,有助于企業管理人員實時掌握企業動態,實時做出最優決策,從而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大大降低生產成本,使企業競爭力顯著增強。
四是選擇重點行業和領域推進兩化融合工作。要加快應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努力提高機械、鋼鐵、輕工、汽車、石化、能源、電信、金融等行業在生產和服務各個環節的自動化、智能化和現代化管理水平,推進傳統產業升級。
五是通過兩化融合催生新興產業。目前,我國已進入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新階段。信息化與工業化之間的融合,不僅將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更將培育發展新興產業,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基于兩化融合的行業在快速成長,電力電子、汽車電子、醫療電子、生物芯片、工業電子、金融電子等新興領域都在迅猛發展;信息通信、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高端生產型服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方興未艾。這些產業的發展更容易與先進的信息技術結合,不僅前景廣闊,還可為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