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內遷西部條件仍不成熟
席斯
和和機械2010年上半年業績比金融危機前的2008年還要好,董事長林志遠感嘆,這種恢復能力在全世界其他國家可能都做不到。
這些走過危機的臺灣企業已經意識到加工貿易并不是長久之計,做自有品牌、內銷大陸或許是更多臺資企業的新出路。
富士康的內遷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很多人猜測,會不會有更多的臺資企業尾隨富士康開始其內遷之旅?但這種假設在記者采訪的7家臺灣企業這里被毫不猶豫地否掉。
大陸優勢
2008年下半年開始,和和機械的銷售受到嚴重沖擊,銷量曾一度下滑45%。
與和和的命運相同,眾多臺灣科技企業、制造企業受到全球需求的萎縮影響,舉步維艱。這些企業的一個共同點是加工貿易為主,雖然在中國大陸生產,但主要銷往世界各地。建準風扇雖在大陸有兩家工廠,但多年來在大陸一直是零銷售。
在最困難的時刻,臺灣企業發現對做內銷市場的企業影響頗小,大陸地區的銷售額下降幅度輕微。
在微星科技創始人黃金請的認識中,很少有國家像大陸這樣漸進式發展,沿海——東部——中部——西部,當一個市場趨于飽和的時候馬上會有新的市場開辟。他估計,3年后,大陸可能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腦消費市場,他和他的團隊并不覺得這是一個太過大膽的預測。
友訊在投資的時候會評估很多國家和地區,如東歐、巴西、墨西哥、印度、越南等,但他們認為,中國大陸的優勢是獨一無二的。
據資料顯示,臺灣海外投資的54%集中在大陸,目前,臺灣最大的前100家企業,90多家都已經來到大陸投資。其中相當部分臺灣企業在大陸的營業收入總額已超過島內。臺資企業在大陸雇用員工超過1000萬人。
友訊進入大陸市場已有十幾年,當時主要做企業網絡服務,占其大陸業務的95%。2009年,全球小型企業交換機出貨量友訊排名第一。
因為堅持內銷大陸的政策,友訊在大陸消費網絡廣為所知。D-Link為標的家庭路由器在大陸普及非常廣。友訊希望借著這種知名度,未來在大陸市場上將運營商這塊做好。
在美利達總經理曾崧柱看來,臺灣市場只能算練兵之地,2200多萬人口,36000平方公里的市場根本無法使這些走向成熟強大的臺灣企業施展拳腳,大陸市場成為他們的新目標。
曾崧柱覺得大陸市場潛力非常大,尤其近年大陸市場消費能力的提升,給價格相對較高的美利達帶來了機會。未來美利達希望在大陸成為中國變速自行車的第一品牌。
目前美利達在大陸市場年銷售20萬輛左右,占其總銷售量的八分之一。自行車企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在彰化縣美利達生產車間,工人和設備的密度是此行7家企業中最高的。美利達目前一年產銷160萬臺自行車,去年營業額152億新臺幣,其中大陸低勞動成本是美利達實現當前規模的一個重要因素。
美利達深圳工廠有1200人,德州工廠500多人,臺灣工廠的一線員工月薪30000新臺幣,約相當于6500元左右,在其大陸廠區一線員工月薪4000多新臺幣,約相當于900元左右。曾崧柱說,薪水都是根據當地工資水平制定的,此外,臺灣廠區本身生產更高端自行車,對技術要求更高。
林志遠表示,由于和和機械是中小企業,所以他對大陸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十分關注。幾年來他發現,大陸金融機構在中小企業貸款上過于嚴苛,使得很多中小企業在金融危機中融資困難。
在金融危機期間,臺灣一些金融機構也擔憂,貸給中小企業風險會比較大。當時政府出面與銀行協調,向中小企業貸款,政府將從預算中給予貼息。
所以在金融危機期間,臺灣一些金融機構主動找到和和愿為其貸款,利率只有1.8%。
內遷西部仍不成熟
富士康內遷正成為最熱門的話題,很多臺資企業轉向山東、天津等地的新聞也不時見諸媒體,不過,集中搬遷的態勢似乎并未形成。
近日,記者走訪的7家臺灣企業,他們都以極為冷靜的態度否定了內遷的設想。
微星創始人黃金請說,對于企業而言,運輸效率更重要。不論銷往海外還是國內都需要有方便快捷的物流網絡支撐,而沿海地區物流上的優勢是目前中部和西部地區無法達到的。
“一臺一體機電腦7公斤,如果工廠設在中西部,空運成本太高;公路運輸,夏天可能遇到水災,冬天又會有冰雪災害,一筆賬算下來,運輸成本比薪資成本高很多?!秉S金請解釋。
和和機械是專業制造金屬管材類加工機械設備的臺資企業。1993年,公司在張家港設廠的時候,和和是唯一的機械制造企業,但董事長林志遠說,現在和和周圍方圓5公里有近50家同類企業。即便如此,和和也不愿前往西部。“和和的設備大部分出口,在東部省市會在物流貨物供應上有極大便利”。
此外,目前沿海城市已經形成了有規模的產業群集效應,有完整的產業鏈條。如微星昆山工廠生產一臺筆記本電腦,如果突然缺了一個零件,在昆山馬上可以采購到相應的零件。
黃表示,對于IT企業,成本管控非常重要,盡管中西部省市有諸多優惠條件,但從當前各方面條件考慮,不會像中西部轉移。美利達也表達了同樣的態度。
美利達在深圳和山東德州分別有工廠,這兩個工廠生產的自行車銷往全世界60多個國家,主要是1500元到2500元的中低端自行車。
美利達的高端生產線在臺灣,美利達總經理曾崧柱解釋,以前曾試過在大陸生產高端車,但目前大陸工人的工業素養還不夠高,無法保證那些差之毫厘都不可的自行車的質量。美利達認為,中西部意味著熟練懂技術的工人會更少。
高端自行車很多原材料和零配件需要進口,但大陸海關工作程序與臺灣不同,進口材料可能要在海關停留較長時間才能入關,曾崧柱認為,這會影響整個生產的進度,如果在西部只會雪上加霜。
友訊網絡副總裁林文俊從上海的辦公室到臺北的辦公室只用了4個小時。上海虹橋機場與臺北松山機場實現對飛后,給林文俊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太多方便。他不確定如果友訊也向中西部轉移,是否還會這么方便。
富士康大陸地區商務長李金明也在公開場合向媒體表示,富士康的轉移需要考慮遷至內地的整體配套環境、交通、人才素質、生產資源等各要素,并稱內地人力成本便宜,不過產業鏈尚未形成,其他成本高于人力成本。
和和機械2010年上半年業績比金融危機前的2008年還要好,董事長林志遠感嘆,這種恢復能力在全世界其他國家可能都做不到。
這些走過危機的臺灣企業已經意識到加工貿易并不是長久之計,做自有品牌、內銷大陸或許是更多臺資企業的新出路。
富士康的內遷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很多人猜測,會不會有更多的臺資企業尾隨富士康開始其內遷之旅?但這種假設在記者采訪的7家臺灣企業這里被毫不猶豫地否掉。
大陸優勢
2008年下半年開始,和和機械的銷售受到嚴重沖擊,銷量曾一度下滑45%。
與和和的命運相同,眾多臺灣科技企業、制造企業受到全球需求的萎縮影響,舉步維艱。這些企業的一個共同點是加工貿易為主,雖然在中國大陸生產,但主要銷往世界各地。建準風扇雖在大陸有兩家工廠,但多年來在大陸一直是零銷售。
在最困難的時刻,臺灣企業發現對做內銷市場的企業影響頗小,大陸地區的銷售額下降幅度輕微。
在微星科技創始人黃金請的認識中,很少有國家像大陸這樣漸進式發展,沿海——東部——中部——西部,當一個市場趨于飽和的時候馬上會有新的市場開辟。他估計,3年后,大陸可能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腦消費市場,他和他的團隊并不覺得這是一個太過大膽的預測。
友訊在投資的時候會評估很多國家和地區,如東歐、巴西、墨西哥、印度、越南等,但他們認為,中國大陸的優勢是獨一無二的。
據資料顯示,臺灣海外投資的54%集中在大陸,目前,臺灣最大的前100家企業,90多家都已經來到大陸投資。其中相當部分臺灣企業在大陸的營業收入總額已超過島內。臺資企業在大陸雇用員工超過1000萬人。
友訊進入大陸市場已有十幾年,當時主要做企業網絡服務,占其大陸業務的95%。2009年,全球小型企業交換機出貨量友訊排名第一。
因為堅持內銷大陸的政策,友訊在大陸消費網絡廣為所知。D-Link為標的家庭路由器在大陸普及非常廣。友訊希望借著這種知名度,未來在大陸市場上將運營商這塊做好。
在美利達總經理曾崧柱看來,臺灣市場只能算練兵之地,2200多萬人口,36000平方公里的市場根本無法使這些走向成熟強大的臺灣企業施展拳腳,大陸市場成為他們的新目標。
曾崧柱覺得大陸市場潛力非常大,尤其近年大陸市場消費能力的提升,給價格相對較高的美利達帶來了機會。未來美利達希望在大陸成為中國變速自行車的第一品牌。
目前美利達在大陸市場年銷售20萬輛左右,占其總銷售量的八分之一。自行車企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在彰化縣美利達生產車間,工人和設備的密度是此行7家企業中最高的。美利達目前一年產銷160萬臺自行車,去年營業額152億新臺幣,其中大陸低勞動成本是美利達實現當前規模的一個重要因素。
美利達深圳工廠有1200人,德州工廠500多人,臺灣工廠的一線員工月薪30000新臺幣,約相當于6500元左右,在其大陸廠區一線員工月薪4000多新臺幣,約相當于900元左右。曾崧柱說,薪水都是根據當地工資水平制定的,此外,臺灣廠區本身生產更高端自行車,對技術要求更高。
林志遠表示,由于和和機械是中小企業,所以他對大陸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十分關注。幾年來他發現,大陸金融機構在中小企業貸款上過于嚴苛,使得很多中小企業在金融危機中融資困難。
在金融危機期間,臺灣一些金融機構也擔憂,貸給中小企業風險會比較大。當時政府出面與銀行協調,向中小企業貸款,政府將從預算中給予貼息。
所以在金融危機期間,臺灣一些金融機構主動找到和和愿為其貸款,利率只有1.8%。
內遷西部仍不成熟
富士康內遷正成為最熱門的話題,很多臺資企業轉向山東、天津等地的新聞也不時見諸媒體,不過,集中搬遷的態勢似乎并未形成。
近日,記者走訪的7家臺灣企業,他們都以極為冷靜的態度否定了內遷的設想。
微星創始人黃金請說,對于企業而言,運輸效率更重要。不論銷往海外還是國內都需要有方便快捷的物流網絡支撐,而沿海地區物流上的優勢是目前中部和西部地區無法達到的。
“一臺一體機電腦7公斤,如果工廠設在中西部,空運成本太高;公路運輸,夏天可能遇到水災,冬天又會有冰雪災害,一筆賬算下來,運輸成本比薪資成本高很多?!秉S金請解釋。
和和機械是專業制造金屬管材類加工機械設備的臺資企業。1993年,公司在張家港設廠的時候,和和是唯一的機械制造企業,但董事長林志遠說,現在和和周圍方圓5公里有近50家同類企業。即便如此,和和也不愿前往西部。“和和的設備大部分出口,在東部省市會在物流貨物供應上有極大便利”。
此外,目前沿海城市已經形成了有規模的產業群集效應,有完整的產業鏈條。如微星昆山工廠生產一臺筆記本電腦,如果突然缺了一個零件,在昆山馬上可以采購到相應的零件。
黃表示,對于IT企業,成本管控非常重要,盡管中西部省市有諸多優惠條件,但從當前各方面條件考慮,不會像中西部轉移。美利達也表達了同樣的態度。
美利達在深圳和山東德州分別有工廠,這兩個工廠生產的自行車銷往全世界60多個國家,主要是1500元到2500元的中低端自行車。
美利達的高端生產線在臺灣,美利達總經理曾崧柱解釋,以前曾試過在大陸生產高端車,但目前大陸工人的工業素養還不夠高,無法保證那些差之毫厘都不可的自行車的質量。美利達認為,中西部意味著熟練懂技術的工人會更少。
高端自行車很多原材料和零配件需要進口,但大陸海關工作程序與臺灣不同,進口材料可能要在海關停留較長時間才能入關,曾崧柱認為,這會影響整個生產的進度,如果在西部只會雪上加霜。
友訊網絡副總裁林文俊從上海的辦公室到臺北的辦公室只用了4個小時。上海虹橋機場與臺北松山機場實現對飛后,給林文俊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太多方便。他不確定如果友訊也向中西部轉移,是否還會這么方便。
富士康大陸地區商務長李金明也在公開場合向媒體表示,富士康的轉移需要考慮遷至內地的整體配套環境、交通、人才素質、生產資源等各要素,并稱內地人力成本便宜,不過產業鏈尚未形成,其他成本高于人力成本。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