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設備制造決戰海空天 政策扶持漸深化
高端設備制造昨日(9日)明確成為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這將決定我國能否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型。分析人士認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重點在于重大成套裝備制造技術,主要包括大飛機項目、北斗星系列及新一代運載火箭、海洋工程裝備等。
打破技術壟斷
中信證券郭亞凌表示,何謂高端設制造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界定,但總體來說,高端設備制造應該具備幾個特性,比如高可靠性、高強度、高精密,國內難以生產。概括來說,就是專、精、特、新。
國金證券董亞光表示,高端設備制造之所以成為新興戰略產業,其目的就是“進口替代”,能夠讓國產高尖端產品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
而此前,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原副院長屈賢明表示,高端裝備制造的特征可以概括為:技術先進、基本成熟;國內有相當技術基礎和人才儲備;能對裝備制造業和國民經濟起到支撐作用;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大;處于產業成長初期,成長潛力大;有足夠的能源、資源保障。
具體到高端裝備制造會涉及哪些行業,郭亞凌表示,海油工程、煤化工、電子集成電路、核電、風電、高端機床等都將成為高端設備制造突破的重點行業。
今年5月份,工信部發布了2010年裝備產業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投資方向。該項規劃列舉了21個大項320個項目的技術改造。其中涉及基礎零部件、特種鑄鍛件、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及檢測設備、環保及資源綜合利用設備、機床工具、工程施工機械、軌道交通設備、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石化通用設備、煤炭綜采及礦山設備、冶金設備和電子信息設備等。
而國信證券鄭東等人完成報告則將范圍大幅度縮小至大飛機項目、北斗星系列及新火箭、海洋工程設備等。
該報告認為,北斗二代、三代衛星組網完成后將成為可覆蓋全球的四大導航系統之一;大飛機項目將打破波音和空客的雙頭壟斷,并將以1:10以上的比例帶動相關國民經濟產業發展。
政策扶持逐步深化
民族證券研究員符彩霞則認為,七大戰略新興產業的圈定和淘汰落后產能一樣,是國務院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的延續和具體化。
她表示,除了4萬億投資和稅收優惠,刺激經濟增長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需要繼續落到實處,上述措施正在將自上而下的政策由計劃變為現實。今年以來,財政部等部門已經對新能源汽車和淘汰落后產能提出了明確的資金支持計劃。
她還認為,今后機械設備制造業的觀測關鍵點將改變,需要從以往的宏觀經濟變化,轉變為行業政策變化的觀察。
而董亞光認為,《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還只有框架性內容,還需要職能部門對其進一步細化。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規劃司正在編制某些行業的特種項目名錄。其意圖將是對重點項目進行扶持,尋求突破。
此外,國信證券認為,包括哈飛集團在內的中航工業下屬七家公司、中國衛星、北斗星通、航天電子、中國重工、振華重工、廣船國際等公司有望成為高端設備制造的主力軍。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