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連發17項風電行標 國家標準仍待批
日前,國家能源局下發2011年第5號公告文件,批準《風力發電機組振動狀態監測導則》等17項能源行業風電標準,加上之前發布的《大型風電場并網設計技術規范》,11月份起將有18項風電“行標”正式實施。
這17項風電行標主要涉及海上風電建設、風電機組狀態監測、風電場電能質量、風電關鍵設備制造要求等風電產業發展急需的技術標準。
據記者了解,這17項標準分別為《風力發電機組振動狀態監測導則》、《風電場電能質量測試方法》、《海上風電場鋼結構防腐蝕技術標準》、《風電場工程勘察設計收費標準》、《海上風電場工程概算定額》、《海上風電場工程設計概算編制規定及費用標準》、《陸上風電場工程概算定額》、《陸上風電場工程設計概算編制規定及費用標準》、《永磁風力發電機制造技術規范》、《雙饋風力發電機制造技術規范》、《雙饋風力發電機變流器制造技術規范》、《永磁風力發電機變流器制造技術規范》、《電池儲能功率控制系統技術條件》、《雙饋風力發電機組主控制系統技術規范》、《風力發電機組電動變槳控制系統技術規范》、《風力發電機線圈絕緣用耐電暈聚酰亞胺薄膜補強玻璃布粉云母帶》、《風力發電機匝間絕緣用耐電暈聚酰亞胺薄膜》。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一直被業界爭議和期盼的風電行業“國標”《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也一同發布,但從最終公布的標準情況看,此次公布的18項全為風電行業標準,并未出現“國標”的身影。
據本網記者了解,風電并網技術國家標準《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日前已通過最終審核并已報送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待批。
但記者采訪了解到,《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為全國電力監管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最終將由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而非由能源局發布。
而此次發布的《大型風電場并網設計技術規范》和《風力發電機組振動狀態監測導則》等18項行業標準為國家能源局提出,其間由能源行業風標委歸口安排編制,最后由能源局發布。
近年來,中國風電裝機以每年翻番的速度激增,截至2010年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風電第一大國。然而迅猛發展的同時,諸多發展中的弊疾也逐漸顯露出來,根據電監會最新公布數據,風電發展較快的酒泉地區,今年以來各風電場已發生電氣設備故障35次。這些故障共導致了4次風電大規模脫網事故,分別導致598臺、400臺、702臺、1278臺風電機組脫網。
“這既有重建設、重規模,輕質量、輕管理的問題,也與風電標準建設相對滯后密切相關。風電發展缺失風機制造、質量保證體系標準,缺失安裝運營、維護管理以及與國情相適應的實時檢測和故障診斷的技術標準。”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在上述“行標”發布會上說。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