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光伏市場觀望氛圍依然
近一段時間以來,多數光伏上市公司密集發布了企業半年報??v觀全局,虧損的多,贏利的少。盡管有企業將半年報數據依然做得較漂亮些,但財報中毛利率等關鍵運營數據出現的較大幅度下降,從一個側面也反映著整個行業價格縮水帶來的不利影響。從各企業的出貨量來看,光伏市場依然揮不去濃厚的觀望情緒。
光伏市場外部環境混亂
近期陸續發布的上市公司半年財報顯示,11家上市公司股價幾乎創出了一年多的歷史新低,一份份稱不上華麗的運營數據,讓行業感受到了血雨腥風般的洗牌形勢,對于一直在路上的光伏企業而言,這或僅僅是剛剛開始,絕非是最終的結局。
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中國光伏組件累計出口7.769GW(海關實際出口數據,其中:一季度:3.527GW,二季度:4.242GW),出口總額達88.40億歐元。但具體到單瓦價格,二季度較一季度平均降幅達到了19%,出貨和回款同比均創歷史新高,但對比上半年的行情則是一落千丈。按照全國組件30GW/年產能來計算,上半年的實際產能發揮率也僅在6成左右。
晶澳公司首席執行官方朋博士表示:“公司第二季度的業績充分說明了目前市場的混亂,在德國,我們的安裝量低于預期,而且意大利市場的政策也在近期改變。不過,盡管歐洲市場環境依然有挑戰性,但是市場對低成本、高效率的產品仍然保持正常?!?
外商不輕易出手
“歐美債務”波瀾不斷。美國、西班牙和葡萄牙國家主權信用等級相繼面臨下調風險,意大利、西班牙卷入債務違約漩渦,全球經濟在低谷徘徊。加之歐洲主流市場7-8月的暑期休假,都將影響光伏業主的買單預期,外商出手購買光伏產品大幅減速。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沈宏文指出,歐洲市場光伏裝機量驟減和光伏產業擴張過快造成光伏產業供需失衡。自今年以來,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一些削減光伏補貼的政策相繼出臺,光伏裝機量隨之銳減。歐洲市場作為全球最為重要的市場,其一舉一動直接影響到全球光伏產業的需求。
一直負責德企在中國購買組件的歐洲采購人員李曉松先生說:“目前,德國光伏市場雖稍有回復,但整體依然不甚樂觀,終端客戶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觀望態勢。盡管很可能與政策與歐債危機有關,但并不是主要原因。因為歐債危機導致政府財政壓力增大,降低補貼是可預見的,但是補貼降低后出現的結果卻令人出乎意料。中國生產商并未抓住根本,只是進行簡單的價格戰,最后導致一個極其被動的市場情況甚至是一個惡性的循環。目前市場迫切需要解決的是如何擺脫對市場的觀望態度。如果僅靠單一的降價,一定會更加堅定國外政府降低補貼的信心,有可能給光伏行業帶來更嚴重的打擊。”
李曉松說:“面對當前市場情況,大家要做的是找到‘沒市場’的原因,并盡快讓大家相信現在就是那個投資的正確時機?!?BR>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