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檔數控機床的需求市場空間很大
隨著國民經濟穩定發展,中國正著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對高檔數控機床的需求市場空間很大。眾所周知,機床的發展與各行業的發展需求密不可分,各行業如能源、食品、醫藥工程、通訊技術以及汽車等對機床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
能源業不可或缺
當國內宏觀經濟政策進行轉向,能源裝備對機床行業的拉動效應就會更加明顯。回首上個“十一五”目標的達成,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國能源裝備制造業已有較大投入,但隨著“十二五”規劃的出臺,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的投資力度將加大,大型鑄鍛件、環形本體(如汽輪機殼體)、大型復雜件、大型平面加工和半圓體加工、葉片、葉根加工以及各種泵體、泵閥制造等,對大型落地銑鏜床、超重型的龍門鏜銑床、五軸聯動機床、數控拉床等機床行業的發展創造了新的市場發展空間。同時,隨著中國核電“走出去”戰略的逐步推進,不僅將為機床行業帶來長期利好,而且有望將中國機床推向世界。
當日本遭遇百年不遇的地震和海嘯的陰霾漸漸遠去,核電產業這只驚弓之鳥漸漸冷靜下來,就已然聽聞到不少官方人士對外表示,中國的核電產業發展規劃不會改變,核電建設仍將繼續高速穩定推進。
截至目前,國家已核準核電機組32臺,在建核電機組23臺,占世界在建機組的40%。其中,已開工25臺,裝機容量2773萬千瓦。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曾在AP1000核電技術裝備自主化第二次工作會議上指出,推進核電技術裝備國產化是國家戰略,今后國家能源局將進一步加強AP1000核電技術裝備國產化的組織協調。比如:一重、二重、哈電等能源裝備企業,很多大型關鍵部件都要自己生產,對高端機床產品有很大需求。
對此,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秘書長羅百輝認為,“對上游的機床工具行業而言,這無疑是顆重要的定心丸,尤其是我國正在大規模推進的第三代核電AP1000的建設熱潮,其需要的高質量的大型鑄鍛件及為數眾多的精密零件對高端數控機床的需求或將迎來井噴。”
據《中國聯合商報》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在“十二五”期間,全國電力工業投資規模達到5.3萬億元,其中電源投資2.75萬億元,電網投資2.55萬億元。而發展電力工業,則需要大量高可靠性、大規格、高剛度的數控機床,如重型數控龍門鏜銑床、重型數控落地鏜銑床、重型立臥車床、葉片加工機床和葉根槽專用加工機床等。
海陸空強力支持
除了核電、能源行業的急行軍式發展會對機床市場產生巨大的引擎之外,還有航天、船舶、汽車等行業也會對機床發展產生強勁的推動力。
航空業對機床要求之高幾乎涵蓋了現代機床的全部成果,包括高速、精密、高效、復合數控機床、五軸加工中心等關鍵制造裝備以及現代高效刀具。日前,我國大型客機C919的研制成功,將在中國形成一個新興的民用航空產業,賦予中國機床市場全新的機遇。大飛機項目總投入將達到2000億元,其中用于制造能力建設方面的投資將達到300億元。
中國造船工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2010年,中國造船工業穩定增長,國際市場份額繼續擴大,造船完工量創歷史新高,達到656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4.6%,新接訂單7523萬載重噸。2011年1~6月,造船完工量3092萬載重噸,新接訂單2160萬載重噸。到2015年,要形成開發、建造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的年造船能力達到2800萬載重噸,年產量2200萬載重噸;船用低、中速柴油機年生產能力分別達到600萬千瓦和1200臺。目前,我國造船企業正著手建立現代化造船模式,這就意味著需要重型和超重型龍門鏜銑床、數控落地鏜銑床、五聯動數控鏜銑床、曲軸車銑中心、大型曲軸磨床等大量高檔大重型數控機床以及板材加工設備的支持。
中國汽車工業持續多年快速增長,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2010年,中國汽車產銷量雙雙超過1800萬輛,同比增長均超過32%。2011年1~6月,中國汽車產銷量均超過900萬輛,預計2011年中國汽車工業將繼續保持增長。據相關資料顯示,到2015年,中國汽車工業排名前10位的企業,規劃年產量將達到3250萬輛左右。這預示著未來幾年,中國汽車工業將投入巨大資金擴大產能,改造現有的汽車生產線。汽車工業一直是機床工具行業最重要的用戶,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孕育著極大的機床市場。
國際市場大有可為
在不久前莫斯科舉辦的“俄羅斯國際機床設備和金屬加工業展覽會MATALLOOBRABOTKA2011”上,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對比俄羅斯機床工業發展的現狀,發現了屬于我們的潛在市場機遇。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認為我國機床行業應發揮自身優勢,利用東歐國家轉型發展的機遇,積極尋求技術合作、貿易合作、融資兼并、投資建廠等方式,盡快融入東歐市場。
在展會上幾乎看不到俄羅斯老國有機床企業品牌,而中小型機床企業的中低檔數控機床展品為數較多,中高檔數控機床產品尚處于起步階段,尚無自主品牌的數控系統,卻意外的發現一家俄羅斯展品有明顯的中國產品特征,疑是貼牌產品。雖然展商予以否定,但這卻讓我們順乎自然的萌生了建立相互合作的關系。
綜觀之前俄羅斯政府出臺的政策,俄羅斯機床工業的發展將會沿著積極有力的方向推進。作為在數控機床行業技術領先于俄羅斯的中國,應該不會放過這樣友好互利的市場機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