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不景氣 破碎設備市場低迷
當前形勢下,水泥行業呈現不景氣局面,本該是需求高峰的時節,卻旺季不旺,加上一系列淘汰落后產能和節能減排措施的出臺,讓水泥企業大呼沒有安全感。
水泥行業不景氣原因何在?
當前形勢下,水泥行業本已市場飽和,僅靠水利農田設施建設、保障房開工率、高鐵基建等需求來打開市場份額,然而,2011年中國水泥行業一波三折,非但沒有迎來想象中的“盛市”,反而一“剩”再“剩”,淘汰落后產能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受到高鐵低迷、拉閘限電、保障房開工率低等基礎建設受資金限制,雖然產能和產值都在增長,但水泥行業卻呈現出產品價格低廉、效益低下、行業虧損的特點。其主要原因是水泥供大于求、產能過剩,多數水泥企業面臨被吞并還是另辟蹊徑華麗轉身的窘境。
擺在水泥企業面前的兩條路——兼并重組和延伸上下游產業鏈,然而,水泥企業的低迷與經濟形勢有著直接的關系,2012年雖不是世界末日,卻會帶來中國經濟翻天覆地的變革。良禽擇木而棲,兼并重組之路并非良策,水泥企業紛紛把目光投向混凝土、機制砂石等上下游產業鏈延伸,以重慶地區為例,目前已有10余家水泥企業轉型,有的搞運輸,有的做建筑石材,有的做墻體材料,也有幾家企業轉型新建粉磨站,比如璧山的縉云水泥廠、墊江的坤砂水泥有限公司,都已轉型新建了粉磨站。
以河南天瑞日產8000噸砂石骨料生產線為例,早在2010年10月,天瑞水泥率先引進大型砂石骨料生產線,助力企業延伸產業鏈。該線采用了鄭州鼎盛的振動給料機、顎式破碎機、反擊式破碎機、振動篩等全套砂石生產線設備,在生產工藝上采用了兩段一閉路生產工藝,大大節省了天瑞的投資成本從去年10月份投產以來,不到半年就收回了投資成本,目前一直處于盈利狀態。向上下游延伸產業鏈雖是智舉,但很多企業卻對中國經濟形勢無信心,這直接導致一些水泥企業想上大型砂石生產線或新水泥線而不上,對此持觀望態度。
影響破碎設備行業的三大表現
水泥企業連呼無安全感,項目欲上而止,這讓其相關設備生產企業叫苦不迭。以和水泥生產以及向下游砂石行業延伸產業鏈都聯系密切的破碎設備生產行業為例,受水泥行業不景氣的影響表現如下:
表現一:行業基本上處于停滯狀態。原本依靠水泥生產線石灰石、石膏等原料破碎的錘式破碎機訂單幾無,砂石生產線等成套設備詢盤增多,但多是泛泛詢價,企業不得不另辟蹊徑,轉做其它輔助設備。
表現二:行業內競爭白赤化。無論是受政策引導呈現繁榮局面的新疆地區還是政府新指向標的云南地區,破碎設備行業開展新一輪的市場掠奪戰。甚至出現網絡企業新聞、產品圖片互相抄襲、公司網站仿真度高達99%的丑聞,這些并不是偶然現象,而是行業競爭的一些外在表現。與水泥行業兼并聯合現狀一般,破碎設備生產行業重組必將成未來的一種趨勢,并且此景不遠。
表現三:廢棄渣破碎設備應運走俏。在淘汰落后產能呼聲下,廢棄資源利用成為新氣象,一時間,利用電石渣、煤矸石、高爐礦渣等廢棄渣資源的水泥生產線成為追逐的熱點,如內蒙古滿洲里蒙西水泥有限公司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廢棄物做原料,自投入生產以來,提高了環保標準,降低了生產成本,取得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這促使相關的電石渣專用破碎機、煤矸石破碎機等破碎設備隨之興起。
破碎設備生產企業路在何方?
正如中國砂石協會成立30周年座談會重申的那樣,隨著近年來政府不斷加大對基建工程的扶持力度,機制砂石的需求也隨之基建而增加,而且機制砂石可以向其下游水泥、混凝土等產業延伸。水泥行業設備需求飽和,目前,破碎設備生產企業一方面需要借鑒水泥的發展經驗,順應市場需求,轉向做機制砂石生產項目總承包工程,破碎設備生產企業完全可以在這個大的產業鏈條延伸思路里確定自己的位置,向技術要效益。
另一方面,此時,“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不失為明智之舉。破碎設備生產企業要向如脫硫行業脫硫石灰石破碎機、化工行業復合肥破碎機以及高爐渣、電石渣等水泥混合材破碎專用設備方面發展,實現產品多元化,以減輕水泥行業帶來的壓力。以我國領先的粉碎裝備和耐磨材料制造商——鄭州鼎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為例,該企業不僅以水泥生產石灰石等物料破碎設備為主導核心,同時成立耐磨材料研究所主做耐磨備品備件,雖然水泥行業不景氣,但是鄂式破碎機配件等耐磨件需求不減,反而呈穩定需求態勢,此外,鄭州鼎盛還具備日產1000-20000噸砂石生產線總承包能力,擁有數十年的設備配置經驗。這些都促使在水泥行業風雨搖曳背景下,鄭州鼎盛卻呈現屹立穩受益的繁榮局面。
因此,水泥企業不景氣現狀對相關設備生產企業無疑是一把雙刃劍,即在加劇產業整合力度的同時,又能促進設備生產企業的革新。當然,具體的發展態勢如何,還得看市場的表現。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