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珠江照明電器上馬全自動化生產線
近日,記者采訪了中山市珠江照明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梁釗明,他是一位“夠膽”的企業主,他在工廠搬遷新廠時,把老式機械設備全部當廢鐵賣了,投入1000多萬元將生產線全部改造成了自動化。為應對招工難、提升生產效率,越來越多企業采取購置“機器手”替代“人手”。
傳統加工流水線“大換血”
在位于古鎮同益工業園,珠江照明有一處占地10畝的新廠址,這是該公司的總部。在總部的生產車間里面,記者看到,幾臺用于LED燈具的自動化生產設備全部開動。技術人員稱,這是少部分的設備,在公司位于橫欄鎮的生產基地,還有十幾臺一樣的設備。
梁釗明介紹,公司是2010年搬到新廠時開始上馬LED產品的,以前公司主要生產節能燈。“節能燈未來肯定要被LED所取代,上LED生產線是大勢所趨,所以即使前期投入較大,也必須要投入。”
梁釗明上馬自動化的設備的決心是很堅決的,他告訴記者:“以前的舊設備全部當廢鐵賣了,那天一起處理的時候,那些舊機器堆了一大堆。”
珠江照明的節能燈和LED產品全部銷往海外市場,除了美國市場沒有涉足,其他的主要市場都有銷售。梁釗明說,美國市場對于LED產品的認證要求很嚴格,目前他的產品還不能達到相關標準的要求。
招工太難逼著企業購買自動化機器梁釗明說到招工問題,就是一臉無奈。他說,公司今年初去到外地五六個地方招工,效果可用“螞蟻搬家”來形容,公司已經采取的留人措施包括:返工有補助,最高達1000元,開工后工資漲5%-10%.“我們新招來的一些員工,看到宿舍沒有空調,他就走了,看到周邊沒有娛樂的地方,有的也走了,即使開始用好的條件吸引員工進來,如果他呆一段時間覺得不滿意,也留不住。”
不過他感覺今年不是招工最難的,最難的是2011年。“所以去年我們上的新設備最多,兩年累計加起來,投入到設備上的費用超過了1000萬元。”在此前記者的采訪中,接觸到許多用引進設備來解決招工難的例子,可以說,傳統制造型企業引進自動化設備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應對招工難,其實就是提升產品品質。
企業盼政府給予新設備引進補貼珠江照明是古鎮一家規模中等的燈飾照明企業,雖然規模上不能與華藝、歐普這些龍頭企業相比,但它是古鎮中小型燈飾企業的一個代表。企業90年代創立以來,從最簡單的粗放型組裝加工,到現在全部自動化,一路隨著市場的需求在改變。勞動密集型模式已經日漸式微,企業要生存就必須提升生產效率和品質。
“我感覺引進設備的前期投入太大了,企業壓力很大,如果政府在這方面給予更多的補貼,可以為企業減輕負擔,從而鼓勵更多企業引進先進設備。”梁釗明告訴記者,他不知道政府在這方面是否有政策,他的企業朋友中還沒有拿到相關補貼的。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