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重啟臨近 第三代技術引來驚喜
5月31日,核安全規劃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獲得原則通過。業內專家和廠商均認為,我國核電項目審批重啟不僅已成定局,而且時間點也在臨近。
從業內廠商處獲悉,審批重啟最快本月就能看到,而在目前安全性被高度關注的情況下,第三代技術無疑將成為今后發展主流。
5月31日消息,當天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遠景目標》(以下簡稱《核安全規劃》)。
在福島危機后,國內核電發展政策調整,在這樣的壓力下,A股市場核電板塊自那時起全線重挫。
按照“國四條”的規定,在《核安全規劃》獲批前,“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包括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因此31日該規劃的通過,意味著我國核電審批重啟已成定局。若真正重啟核電審批,一共需要三份文件,“國家核安全局負責編制的《核安全規劃》,國家能源局負責編制的《核電安全規劃》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調整規劃》全部送交國務院審議并通過。”
綜合目前報道出的進度,《核安全規劃》已獲通過,另外兩份規劃則通過國家能源局內部審議呈至發改委。預計本月核電審批重啟的可能性非常大,這點也與記者從業內廠商處了解到的信息相吻合。
上個月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專家委員會專家、原國務院核電領導小組副組長湯紫德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進一步修改的原因系國務院對核電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出要采用“最先進技術和最嚴格標準”兩個條件。他指出,按照論證結果,目前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只有國家核電的AP1000和美國通用的ESBWR兩種技術,其中AP1000就是目前正在推動國產化的第三代核電技術。
國產廠商未來機會在進口設備的替代上。三代技術上我國更偏向于美國西屋的AP1000,目前正在積極推動國產化。張曉霞指出,尤其是在核島部分,設備國產化率相當低,主管道等關鍵設備,國產廠商份額低至0~20%之間。
主管道目前由中國一重、二重、中船重工等負責引進AP1000技術,反應堆壓力容器的國產化則是一重和上海電氣承擔;此外,上海電氣還引進了AP1000的控制棒驅動機構技術。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