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RFID等物聯網技術助力兩化融合
領一張RFID卡并刷卡照相,之后在出口再刷一次即可自助打印照片……
“我叫蓉蓉,今年剛1歲。”進入展會大廳,位于綜合展區的卡通機器人熱情地回答來賓的提問,并介紹展會情況。6月28日開幕的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成果展不僅是對近年來我國兩化融合成果的全面檢閱,也是各項新興信息技術競技亮相的大舞臺。
信息技術搭建體驗式展臺
28日北京是個雨天,但一大早展會所在地國家會議中心E館區入口處就有很多觀眾冒雨排起長隊。本屆展會規模宏大,展覽區面積為2.2萬平方米,分為綜合展區、專題展區、地方展區、未來展望區4部分。
9時,展會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開幕式致辭中說,展覽會全面展示近年來兩化融合取得的成果,旨在營造各方面關心、支持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良好氛圍,匯聚各方力量,繼續推動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普及和深化應用,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和信息化發展。
記者注意到,本次展會應用了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三維仿真、實時互動、遠程通信……通過“網聲光電”的結合、多媒體方式呈現,生動直觀地表現了工業技術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
湖南經信委副主任李球在展會現場向記者表示,展會上大部分參展項目現場可感知、可互動、可體驗,這是其他類型展會上不多見的。
在中國商飛公司的展臺,觀眾帶上專用眼鏡即能觀看飛機三維仿真設計模擬場景,總經理賀東風介紹說,三維設計大大縮短設計周期,為中國大飛機的提前商用飛行打下基礎。在展覽的最后一部分“未來展望區”,哈工大還展示了太空機器人,觀眾通過手指屈伸來遙控機器人維修太空衛星,展現集成傳感技術,體現人工智能技術最新進展。
此外,物聯網技術也給觀眾帶來真實體驗。在展覽入口處一角,觀眾能體驗物聯網自動識別技術,先領一張RFID卡并刷卡照相,之后在出口再刷一次即可自助打印照片。
重點行業各出招
在專題展區,記者看到,包括原材料行業、裝備工業、消費品工業、通信業、應用電子、工業軟件等子展區,以典型案例形式,從行業應用、綠色安全等多角度展示兩化融合成就。
近年來,通過推進兩化深度融合,機械、船舶、汽車、紡織等行業生產設備和重大技術裝備的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改造步伐逐步加快,鋼鐵、石化、有色金屬、醫藥等行業過程控制和制造執行系統全面普及,關鍵工序數(自)控化率超過50%,大幅提高了產業精準制造、極端制造、敏捷制造能力。
在原材料工業展區,中國黃金集團的展臺前人頭攢動,這不僅是展臺上一塊黃燦燦的金磚吸引人們的眼球,還由于觀眾能通過網絡對講機,與集團旗下湖北三鑫礦山井下礦工進行實時通話。
在裝備工業展區,滬東中華造船集團運用超大型集裝箱船、LNG船三維漫游等手段,展現船舶工業領域數字化設計應用的成效。
在通信業子展區,普天展示的物流信息系統,由自動化立體倉庫系統、自動備貨系統、自動分揀系統等構成,為客戶打造基于物聯網的自動化物流配送中心。
在應用電子展區,重慶金山科技的“智能膠囊消化道內窺鏡系統及遠程診療系統”展示集圖像處理、信息通信、光電工程、生物醫學等多學科技術為一體的微機電系統。
區域協調推進
地方展區競相展示地方兩化融合成果。廣東大打科技牌,展區里擺上兩臺機器獅子,一個金色一個紅色,具有濃郁的喜慶色彩。更有意思的是,湖南展臺不停播放“遠大220層世界第一高樓”宣傳片,通過信息化的模塊化建筑方式,據展臺現場工作人員遠大空調用戶中心總經理楊光耀介紹,這個800多米的世界第一高樓只要7個月就能建成,而總投資居然只要40億元。
幾年來,兩化融合促進了產業積聚發展,各地根據自身優勢產業發展需要,加快面向產業集群的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協作。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兩化融合試驗區建設成效顯著,正成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新動力。兩化融合基礎較好的城市,進一步開展智慧城市建設,形成信息化、工業化、城鎮化協調推進的發展格局。
各地推出相應政策,積極扶持當地企業在生產經營的主要領域、主要環節充分有效應用信息技術,兩化融合已成為各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途徑。
如北京展臺展現總部管控智能汽車信息系統、數字化工廠、三維服裝設計系統及農產品交易平臺。上海展示信息技術在企業研發、制造、管理、營銷等環節的創新應用,以及在節能減排和安全生產、數字園區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在安徽展臺,交互式電子閱讀系統能與觀眾進行語音互動,不動手能翻書,不用眼即能“聽書”。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