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織機械業:智能化和多樣化漸成趨勢
隨著人們對針織產品需求的不斷提高以及紡織工業向精細化、深加工趨勢的逐漸加強,針織產品逐漸出現了內衣外衣化、服裝時尚化的特點。針織產品的多樣化需求給針織機械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目前,針織機械正在向高速度、高效率、智能化、高精度、多樣化、差異化、易操作、易維護、穩定性好、可靠性高的方向發展。
大圓機自動化水平漸高 部件融合環節尚須加強
計算機技術的深入發展使電子提花技術在大圓機上的應用逐漸得到普及。目前,電子提花技術已經成功應用在單面提花大圓機、雙面提花大圓機以及結合移圈、調線、襯經的多功能提花大圓機、提花毛圈機等針織設備上。在日前舉行的ITMAASIACITME2010展會上,泉州佰源機械公司推出的雙面四/六色調線針織機采用了最新研制的、具有國際水平的電腦選色控制系統,具有控制選色時間精準、穩定性更高的特點。該機的直銷式上盤采用獨特的心臟設計,有效減少了編織阻力,最高轉速達到22轉/分。
有關專家介紹,目前許多緯編大圓機的操作控制面板的電腦控制程度比以前提高了不少,用戶可借助PC電腦進行生產程序的輸入,完成編織花型的制備、生產數據的管理和分析等任務。一些大圓機不僅能夠反饋設備的即時運行參數和故障分析,還能通過設備控制面板輸入某些技術工藝和生產指令。
雖然大圓機的快速進步讓人驚喜,但國產大圓機制造的機械加工的精密程度和機電一體化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仍是不爭的事實,這些差距主要反映在大圓機針距的細密程度、大筒徑圓緯機的平穩運行速度以及自動控制等方面。同時,國內針織設備制造行業在引進先進部件與國產普通機件的融合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有時會出現由于設備部件配置不盡合理進而影響了整機質量,造成設備運轉時的振動和噪音較大、容易出現時間久了發生磨損進而影響工藝位置等情況。為了加強國際接軌,始終瞄準國際發展前沿,大圓機生產企業還要在提高國產設備的自動化水平等方面多下一些時間和精力。
無縫內衣機適紡性增強 差異化穩定性仍顯不足
無縫內衣由于沒有側縫斷隔,因此具有比縫制服裝更強的彈伸性,特別適合織成內衣和貼身運動裝,這種衣服由于穿著沒有壓迫感和不適感而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目前,無縫內衣機體現出高度機電一體化、適應各種紗線能力逐漸增強、更加適應電腦輔助設計功能等發展趨勢。天津工業大學紡織學院教授宋廣禮告訴記者,在今年ITMAASIACITME2010展會上國外無縫內衣機的參展商――意大利圣東尼公司共展出了4臺機器,其中3臺為單面機,一臺為雙面機。SM8TR1是一臺單面移圈機,每路3個選針點,2個選針點用于3位選針編織,1個選針點用于選針移圈,從而可以編織單面移圈網眼產品。JumboChroma是勝歌公司的產品,它有8路喂紗,每路2個選針點,7個喂紗嘴,除了具備其他無縫內衣機的特點之外,高機號是它的一個特色,其機號為40針/25.4mm,是現有機號最高的無縫內衣機。展出的1臺雙面機是Sm9-MFS,8路編織4路移圈,當不需要移圈時可以轉換成12路編織。這些設備都具有很高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
以寧波慈星、無錫金龍等公司為代表的國產無縫內衣機在基本機型的功能上已經達到了國外的先進水平,但由于起步較晚,在工藝技術積累方面有限、許多環節還需要深入研究,因此,國產無縫內衣機不管是在功能、性能指標上還是在產品穩定性、可靠性、差異化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還有許多環節需要提高。
經編機制造水平顯著提高 產品種類單一現狀待改變
復合材料、產業用織物等具有高附加值的經編產品為經編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目前,我國經編機制造行業正在步入一個向高速、高效、高穩定性、高適應性和節能環保方向快速發展的時期。國產特里科經編機制造水平的顯著提高主要體現在加工精度和機電一體化水大幅提高,設備的一些關鍵部件的設計、制造有了較大突破等方面。比如,在日前結束的ITMAASIACITME2010展會上,常州潤源經編機械公司推出的雙軸向經編機襯緯系統一次最多可以襯入24根緯紗,并且這些緯紗都能準確定位,設備速度最高可達1200轉/分。福建省鑫港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在本次展會上展出了HGM63/1全電腦碳纖維多梳櫛提花經編機,其提花系統采用壓電陶瓷控制,最高轉速達到600轉/分。
總體來說,近年來我國經編機設備的制造技術進步喜人,但在高速運行狀態下設備的可靠性、穩定性方面與國外先進設備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國產多梳賈卡拉舍爾經編機在外觀和電氣控制方面有了顯著進步,但在設備加工精度、編織速度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有關專家強調,目前我國經編機產品的種類相對來說還比較單一,主要集中在特里科、多梳櫛拉舍爾、雙針床拉舍爾等產品上,這些產品的適用范圍還不是很廣,同樣需進一步細化產品功能,擴大適用范圍。
電腦橫機效率不斷提高 高功能精細化研制不足
由于國內勞動成本的提高,生產對針織設備的智能化、自動化要求不斷提高,電腦橫機的發展壯大正好與這個趨勢吻合。國內電腦橫機的生產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在總量上已經大大超過了進口電腦橫機。
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電腦橫機將始終圍繞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產品品種和提高產品質量這三大主線進行發展。天津工業大學紡織學院教授宋廣禮告訴記者,在結束不久的ITMAASIACITME2010展會上大陸和臺灣共有19家電腦橫機生產廠家參展,其中15家是以電腦提花橫機為主,另4家是以電腦衣領機為主。展會的國外參展商主要有德國斯托爾、日本島精和瑞士事坦格等幾家企業。島精公司展出了3臺新型號機器。其中兩臺是新型嵌花(無虛線提花)橫機,型號分別為MACH2SIG123-SV和MACH2SIG123-SC,它們在原島精系列電腦橫機的基礎上,將導紗器軌道增加到5條,從而使紗嘴數增加到了40把,除去起頭、廢紗和彈性紗紗嘴外,還可用于嵌花的色紗紗嘴可達37-38把。
通過展會可以看出,國內電腦橫機設備的技術進步主要體現在高效、多樣化等方面,而在高功能、精細化方面仍有不足。比如常熟金龍(龍星)公司開發了新型超薄紗嘴和可調紗嘴座,使編織效率明顯提高。南通天元、浙江越發和臺灣高亨等公司都展出了3針橫機,可以解決市場上對粗機號機型的需求。南通天元和張家港中飛等公司在三角變換機構中用步進電機取代了電磁閥,使機器的可靠性增強、機件的故障率降低。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