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冷鏈市場升溫 冷藏車市場需求量上升
所謂冷鏈物流是指溫度敏感性產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等消費前各環節,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保證產品質量、減少產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應用范圍包括農產品、醫藥、化工、電子等有溫控需求的領域。
據了解,冷鏈物流產業鏈包括制冷設備、冷庫、冷藏車、冷藏箱、冷藏運輸、冷鏈信息化建設、冷鏈物聯網等多個環節。
一家江蘇的冷庫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行業最為緊缺的是設備,市場上的冷庫的數量和容量不足。“這兩年,我們的冷庫都處于爆滿狀態。”
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全國冷凍冷藏能力達900多萬噸,其中外資、中外合資和私營冷庫約占50萬噸;國有冷庫850多萬噸。其中國有冷庫分屬于內貿、農業、外貿和輕工系統,庫齡多在30年左右。
與900萬噸冷凍、冷藏能力相對的是2011年我國各類生鮮品年總量約7億噸,冰凍食品的年產量在2500萬噸以上。由此可見,900萬噸的冷庫容量顯然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另一則數據可以證明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美國人口是我國的1/5,但冷庫容量卻達到2200萬噸,是我國現有水平的2.5倍,中美差距十分明顯。
針對行業存在的問題,國家發改委在發布的《農產品冷凍物流發展規劃》中提出,要“爭取到2015年,推動全社會通過改造、擴建和新建,達到增加冷庫庫容1000萬噸的目標”。這意味著新建冷庫容量將是現有容量的一倍。再加上即將召開的全國流通業大會或將再次明確對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增加支持,這對相關的上市公司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我們了解到,目前我國資本市場上主要業務是制冷設備的企業有煙臺冰輪、漢鐘精機和大冷股份。
其中,煙臺冰輪是我國制冷行業的領軍企業。公司本部以大中型冷凍、空調設備的研發制造以及制冷空調設備成套工程服務為主業,是我國制冷行業產品生產規模最大、品種最齊全的綜合性服務公司之一。其冷鏈物流產業鏈涉及商業冷凍、工業冷凍和人工智能環境等領域,為食品冷凍冷藏及深加工、化工生產、精密實驗室等多個行業的蓬勃發展保駕護航。
大冷股份則可以提供工業制冷、食品冷凍冷藏、農產品深加工等領域的節能環保、智能化的整體解決方案。
公司服務領域包括食品冷凍冷藏、農產品深加工、屠宰加工廠、調理食品加工、啤酒、牛奶、冰淇淋、果汁飲料等行業。據悉,大冷股份在農產品深加工制冷成套設備市場占有率已達50%以上,大型冷庫市場占有率超過50%,螺桿壓縮機市場占有率超過40%。
國內市場螺桿壓縮機領域另一龍頭企業為漢鐘精機。
據悉,漢鐘精機從事螺桿式壓縮機相應技術的研制開發、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主要產品有螺桿式制冷壓縮機和螺桿式空氣壓縮機,其中螺桿式制冷壓縮機主要應用于制冷工業中的大型商用中央空調設備和冷凍冷藏設備,螺桿式空氣壓縮機主要應用在工業自動化領域。
打開冷藏車行業空間
“今年上半年,從南通運一車海產品,我們用了一周時間。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冷藏車,預約了很久才排上隊”。上述冷庫企業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網。“不僅難約,價格還高。同樣的公里數,同樣的噸位,冷藏車的運費比普通卡車高出50%,而且價格也講不下來。”
伴隨著冷鏈物流市場的升溫,國內對冷藏車的需求量也逐年上升,未來這樣的需求有望繼續上升。
數據顯示,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農產品進入冷鏈系統流通的在90%以上,而我國目前進入冷鏈系統的蔬菜類比重只占到全部蔬菜的5%,肉類只占到15%,水產品也只有23%。
據悉,我國冷藏車的保有量僅占公路貨運車輛的0.3%,這無疑是造成冷鏈流通率較低的重要原因。有專家表示,隨著我國食品安全與國際接軌,農產品進入冷鏈系統的比例有望大幅提高,因此市場對冷藏車的需求量也將逐年上升,未來有可能會呈現爆發式增長。
冷藏車除數量不足外,質量不高也是行業的一大隱患。
據了解,國內大部分冷藏車都是改裝自海運報廢或即將淘汰的海運冷藏集裝箱,專業化的冷藏車數量嚴重不足。車輛的制冷技術也缺乏規范性的保險冷鏈車廂和溫度控制設施,無法為冷凍食品流通提供品質保障。
根據中國冷鏈物流發展報告顯示,我國冷凍產品損壞率達20%-30%,每年水果及蔬菜腐爛數量分別約為1200萬噸及1.3億噸。在歐美發達國家,超過80%的易腐食品已采用冷藏運輸,損壞率不足5%。
借助全國流通會議的東風,未來我國的冷藏車將迎來一個修正行業問題,打開市場空間的發展機遇,冷藏車將成為投資重點。
調查發現,目前國內市場從事冷藏車生產的企業包括中集集團、福田汽車(600166,股吧)和東方銀星。
其中,中集集團的冷藏車生產引進德國考格爾車廂生產技術和意大利生產線,采用全封閉聚氨酯隔熱廂體,性能達我國A級和國際先進水平。福田汽車冷藏保溫汽車已有輕、中、重型40多個品種。東方銀星通過借殼河南冰熊冷藏汽車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系列臥式冷柜和其他制冷保鮮產品的開發、制造、銷售、服務。
無論對于藥品,還是農產品,全程冷鏈物流無疑是最理想化的狀態。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