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提速“互聯網+”制造 將建成50個智能工廠
近日發布的《青島市“互聯網+”發展規劃(2015—2020)》提出,我市將把“互聯網+”制造作為重點發展領域,全面落實“中國制造2025”,借鑒德國工業4.0和美國工業互聯網先進經驗,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強化工業基礎能力,升級互聯網交互平臺,提升網絡化制造水平,加速制造業服務化轉型。
規劃提出,爭取到2020年,建設和改造50個智能工廠和500個數字化車間,全市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80以上,定制化、服務化、低碳化制造成為重點行業主導模式,形成一批智能工廠解決方案提供商,突破一批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工業創新能力、核心競爭力達到國內一流水平,智能制造示范城市取得成效,初步建成全國互聯網工業領軍城市。
我市提速發展的“互聯網+”制造,主要在互聯網工業新業態、云制造服務平臺、智能制造生態三大領域發力。
培育互聯網工業新業態
深入推廣基于互聯網的新型制造模式。支持骨干企業搭建模塊化、柔性化制造系統與價值交互平臺,充分對接用戶個性化需求,大力推廣模塊定制、眾創定制、專屬定制等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新業務,培育發展網絡眾包、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促進社會制造資源的有效協同,大幅度降低企業庫存和運營成本。
轉型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服務型制造。支持制造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整合線下服務資源,發展遠程監控運維、全生命周期管理、融合應用解決方案、總集成總承包、融資租賃、內容增值服務、供應鏈金融服務、工業大數據和云計算服務等新業態,促進企業由產品制造商向服務提供商轉型,不斷延伸產業價值鏈條。
廣泛普及基于互聯網的新型營銷方式。支持骨干企業搭建行業電商、跨境電商、大屏電商等新型營銷平臺,建設線下品牌集成體驗店,鼓勵和引導中小制造企業廣泛開展基于互聯網大數據挖掘的新媒體品牌推廣、網絡精準營銷以及線上線下虛實結合的體驗式營銷,提升“青島制造”的品牌價值和競爭實力。
大力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創新設計產業。支持骨干企業和機構搭建集成設計工具、仿真系統和海量數據資料的創新設計平臺,鼓勵高校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與工業設計中心向社會開放研發設計、實驗測試等創新資源,大力發展網絡協同研發、網絡眾包設計等新產業,提高企業創新設計水平。
打造云制造服務平臺
打造家電云制造服務平臺。整合提升智能制造與智聯服務技術支撐、協同創新與創客創業加速服務、跨境電商與大屏電商虛實營銷等平臺的社會化、服務化功能,面向全產業鏈開發輸出智能工廠與智慧家庭自主標準體系和整體解決方案,構建全國最大的家電云制造服務平臺生態圈,促進全市家電電子產業向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升級。
打造服裝個性化定制平臺。面向服裝、服飾行業,復制推廣個性化定制、工業化生產全流程解決方案,建設全國領先的服裝個性化定制云服務平臺。在此基礎上,挖掘細分市場需求與發展趨勢,面向其他消費品行業開展多領域跨界合作,打造基于個性化定制的C2M(顧客對工廠)商業生態,推動傳統制造方式向柔性制造、敏捷制造轉型升級。
打造橡膠輪胎云制造服務平臺。整合橡膠輪胎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集成橡膠現貨交易與協同研發、輪胎智能制造與增值服務等全生命周期服務功能,建設覆蓋行業、輻射全球的橡膠輪胎云制造服務平臺體系,促進全市橡膠輪胎行業向綠色化、智能化、服務化轉型升級。
打造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平臺。支持我市電動汽車群智能充電系統企業,深化與各大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戰略合作,以充電網、車聯網、互聯網“新三網融合”為支撐,打造全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智能充電服務平臺,加快智能充電終端建設和充電業務布局,創新拓展電動汽車租賃、銷售、維修等充電增值服務,促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發展。
打造3D打印云智造服務平臺。依托我市線下線上公共服務平臺,整合國內外3D打印行業專家、設計師、材料商、設備商和服務商資源,打造全國最具影響力的3D打印云智造服務平臺,為產業鏈提供全方位集成服務,促進3D打印技術和產業發展,推動企業以3D打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技術,引領制造業向分布式社會智造轉型。
創新智能制造生態
推進制造過程智能化。在家電、電子、機械、食品、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實施關鍵崗位“機器換人”。在鋼鐵、石化、化工、醫藥、紡織、食品、飲料等行業以流程制造為主的關鍵工序,推行生產線自動化改造。在汽車機車、船舶海工、橡膠輪胎、機械裝備等行業以離散制造為主的生產車間,推廣應用智能數控設備、傳感識別技術、制造執行系統等先進裝備與管控技術,推進數字化車間建設。
創建智能工廠和互聯工廠。鼓勵骨干企業綜合運用制造執行系統、企業資源規劃、智能平行生產管控、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等先進技術手段,打造數據驅動的智能工廠,率先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工作并爭取通過達標評定。支持家電、服裝、橡膠輪胎等行業具備一定先發優勢的龍頭企業,面向產業鏈關聯配套企業,輸出標準統一的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打造以行業云平臺為支撐的智能互聯工廠。
發展智能制造裝備。加快推進工業機器人、3D打印、高檔數控機床等智能裝備產業基地規劃建設,瞄準汽車、軌道交通、船舶海工等高端制造關鍵環節,大力開發智能制造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及成套系統,推動橡膠機械、紡織機械、食品機械、電力機械、環保機械等傳統產品向“數控一代”“智能一代”升級。
開發智能終端產品。發揮國家級家電及電子信息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整體優勢,推進青島國家數字家庭應用示范產業基地建設,大力開發智能家電、智能家居、數字家庭、智慧醫療、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服務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與車載終端等智能終端產品,鼓勵人工智能硬件創新,推進消費電子產品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強智能制造領域基礎材料、核心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工藝與共性技術攻關,重點推進新型傳感器、高端芯片、智能儀器儀表、伺服控制系統、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系統、機車主牽引與網絡控制系統等關鍵智能部件的研發與產業化,提升智能制造基礎配套能力和技術水平。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