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力度大 再生水處理行業高景氣度
水處理產業鏈整體受益于我國十二五水治理和水價提升。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是先天的劣勢,而水源污染、水生態惡化則歸咎于后天粗放生長與管控的失位。在無法影響水資源供給量的情況下,控制污染、保護及最大化利用現有資源是保障供水安全的主要途徑。在十二五期間,我國水處理產業投資額將達8000億。
推廣城鎮污水再生利用已經成為緩解水危機、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但再生水水質要求較高,必須嚴格把控處理的各個環節,避免不合格再生水對人體健康、生態環境和生產安全的負面影響,努力做到再生水的安全使用。
再生水利用優先用于市政道路和綠化澆灑、洗車、景觀河道補水、工業用水等方面,具備條件的機關、學校、住宅小區的沖廁等生活雜用水也可考慮利用再生水。再生水用戶比較集中且用水量較大時,可通過鋪設專用再生水管道向用戶供水;用戶分散且用水量較小時,可在合適位置設置集中供水點,通過罐車運送。
除了大氣治理外,專家表示,“十二五”期間,會是水處理行業尤其是再生水部分、以及垃圾焚燒行業景氣度最高的時期。因為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最大,市場對于這些行業的需求占比也在逐漸擴大。目前而言,水處理的標準還有比較大的提升空間,無論在自來水部分、工業污水部分,還是中水回用領域,都會是將來提高整體行業競爭力的趨勢。
可以把水處理行業內的公司分為兩類,技術型和資本型。技術型主要以幾家民營公司為代表,如桑德環境、津膜科技、碧水源等,此類公司憑借SMART城鎮污水處理技術、膜技術等,承接了許多政府的標志性項目;資本型如北控水務、首創股份等,規模性擴張十分迅速,尤其是北控水務,此前借助在香港上市的優勢,憑借BOT的盈利模式撬動項目,行業排名上升很快。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