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和智能組裝機器人改變供應鏈
從表面看,這些頂級公司對新技術沒有興趣可能是說得通的。任何一個人拿到由消費級3D打印機生產的粗糙產品或是觀看新一代智能組裝機器人拆包裹,都會覺得小題大做了。消費級3D打印機的成品看上去太業余了(外表太粗糙了,組裝之后可能更慘),新一代機器人的工作效率看起來更是慢得不行,笨手笨腳。
但是如果認為這些技術沒什么前途,那么就重復了所有技術革命之前都會出現的一個模式:在等待完美方案時錯過了“只是夠好”的技術。供應鏈行業的期望仍舊局限在現有的產品當中,就像信息技術和通訊專家的思維仍舊捆綁在主干網和電話線的時代一樣。而實際上,個人電腦和移動電話這些看上去低端、不可靠的玩具已經崛起,直到它們完全統治了計算和通訊市場。
3D打印塑料可能看起來不那么漂亮,但是對于上百萬種工業產品來說已經足夠了,甚至對于一些消費類產品的隱含部件來說也已經夠好了。同樣道理,新一代組裝機器人可能是有點慢,但是批評者們忘了,它們可以連續不間斷工作,不需要人的監控,而且沒有額外增加的成本。
正像電腦和移動革命一樣,軟件定義的供應鏈也有自己的“殺手級應用”,只是還沒有完全發揮威力:那就是速度、規模和定制化。制造一款獨特的產品,而不需要擔心零部件的存儲或是開發周期,這場革命剛剛開始。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谷歌將融資研發生物醫療傳感器
下一篇:儀器儀表行業需要加大技術創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