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新型傳感器,能夠為盲人開眼
現在,傳感器已經應用到我們生活中的很多行業了,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而現在,它的功能已經大到能幫助盲人真切地感知周圍世界。
幾年前,德國發明家萊貝爾說,他和同事迪克斯徹特用五年時間開發的3D傳感器能夠自動感知盲人周圍三米范圍內的人和障礙,并將信息傳遞到盲人手中的控制器中。
到目前為止,幫助盲人或嚴重視力障礙者認路的工具主要是盲人拐杖。這種拐杖雖然能感知不遠處的大樹,卻可能無法探測到眼前的樹枝。此外,這種拐杖也不能識別移動的物體,這些缺陷使盲人經常面臨危險。
萊貝爾和迪克斯徹特已經成立了一家公司專門銷售這種傳感器,他們認為該產品的市場十分廣闊。然而,由于該產品價格昂貴,大約在5000歐元左右,該公司希望德國政府能夠提供價格補貼。
在眼睛后面植入一塊芯片就能重見光明已經不是天方夜譚。美國科學家發明的太陽能芯片感受到光時,就可以噴射神經傳遞素來刺激視網膜細胞,讓受損的細胞復活,從而使盲人恢復視力。
不像其他植入體那樣得給視網膜細胞直接通電,此裝置只利用太陽能,不需額外的電池,不會導致視網膜細胞發熱。此芯片很小,植入眼睛很方便,就像戴隱形眼睛一樣。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