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啟用機器人絕非易事
近日,相關媒體報道國內幾大制造業巨頭進行裁員,開始啟動機器人“上崗”。而最先提出要大舉引進百萬機器人的富士康,其機器人的普及率如何?記者近日從接近富士康相關業內人士處獲悉,從今年4月以來富士康一直都在大量招聘普工,并且入職門檻并不高,因為在富士康,機器人的普及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記者了解到,郭臺銘在2012年時表示,富士康將以日產千臺的速度,制造30萬臺機器人,用來取代生產線上具有單調、重復性高、危險性強等特性的工作。兩年過去了,現在富士康的機器人已經用在了蘋果的iPhone和iPad的生產上,主要是在一些簡單、重復、枯燥的工藝上,如粉刷、檢測、焊接。富士康推進機器人的進展并不像之前郭臺銘預計的那樣順利。
也有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造成目前進展緩慢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機器人取代人工的可行性問題。機器人要完全取代人工,目前在技術上還很難做到。自動化在大量、同質性產品生產上會具有較大優勢,但在精細項目的組裝或較為復雜的測試上,仍需要憑借人工進行。此外,從經濟效益上來計算,目前使用機器人的成本仍然超過人工。一臺機器人的設備攤銷、維護成本一年至少要十幾萬。特別是對于富士康,有著如此龐大的生產線,要大規模造機器人,投入的資金自然不是小數目,而作為企業需要考慮資金回收成本,也要考慮到相關生產線工藝流程的改變。
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期間,富士康暫停招工,但今年4月開始恢復招工,并且數量很大。記者近日撥打了富士康人力招募咨詢電話28129588,按照語音提示,對方表示現在正招聘普工。入職門檻比較低,符合身心健康、年滿18周歲、執第二代身份證等條件即可。此外,富士康在鄭州、成都、貴陽等地的工廠目前也在大規模招工。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