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電技術有望落地阿根廷 或將300億元核電裝備出口
來自中核集團官方微信的最新消息顯示,土耳其當地時間11月1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次峰會期間,中核集團與阿根廷核電公司正式簽署了阿根廷重水堆核電站商務合同及壓水堆核電站框架合同。
消息稱,這“標志著中核集團與阿根廷核電公司將合作建設阿根廷第四、第五座核電站,‘華龍一號’核電技術落地阿根廷”。
阿根廷核電項目合同的簽署,是中核集團實施國家“一帶一路”及核電“走出去”戰略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該集團繼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福建福清開工建設國內首臺“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并在“一帶一路”國家開工建設了海外“華龍一號”工程后,攜“華龍一號”核電技術成功登陸競爭性的拉美核電市場。
2015年5月7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中核集團福清5號核電機組正式開工建設并進展順利。其它子項陸續建設,如11月6日,聯合泵房正式澆筑第一罐混凝土(FCD),標志著“華龍一號”首堆示范工程建設正式進入全面建設時期。
中核集團總經理錢智民此前表示,如果中國能夠在2030年前獲得“一帶一路”沿線20%的市場份額,即約30臺海外市場機組,這將直接產生近1萬億產值,創造500萬個就業機會,全壽期將產生約3萬億產值。
上述消息稱,通過實施阿根廷核電項目合同,將帶動超過300億人民幣核電裝備出口。中核集團將以核電“走出去”為龍頭,帶動核燃料、核電運行服務、核設施退役治理及核技術應用等全產業鏈“走出去”。
阿根廷官方此前透露,阿根廷第四座核電站項目預計耗資59.94億美元,其中62%的資金來自于阿方,38%來自于中方。該核電站將使用加拿大坎杜公司的重水堆技術。因此,該核電站最終由中核集團和坎杜公司攜手建設。
而根據上述“壓水堆核電站框架合同”,阿根廷第五座核電站將采用中核集團研發的“華龍一號”核電技術。2015年2月4日,中阿雙方繼續簽署了《關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設壓水堆核電站的協議》。中核集團與阿根廷核電公司作為雙方授權企業將負責協議的具體實施。這當時被認為是“標志著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成功出口拉丁美洲”。
“我們可能有點希望。”中國某核電設備制造企業的一位管理層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他意指,上述“壓水堆核電站框架合同”的簽署將促進中國核電設備出口阿根廷,盡管這還需要一段時間,但至少是“有希望”的。
有核電企業內部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公司之間簽署核電站“框架合同”,是雙方最終決定簽署核電站“商務合同”的基礎。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阿根廷之外,中核集團目前已經與巴西簽署了相關的核電合作協議。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