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將汽車駕駛交給機器人
昨天上午,在義烏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中國智能制造產業高峰論壇上,機器人、智能制造等話題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計算機工程和人工智能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對輪式機器人的未來十分看好。他認為,無人駕駛汽車離大家的生活越來越近,輪式機器人將成為人類的重要伙伴,并有望成為“中國智能制造2025”的首張名片,和繼智能手機之后的新型智能設備。
無人駕駛智能車受追捧
“它真的能自動駕駛嗎”、“這項技術什么時候可以普及”、“跟普通的汽車有什么不一樣”……昨天上午,在義烏國際博覽中心中心廣場左側,一輛黑色的驕車激起了不少采購商和市民的好奇心。
一打聽才知道,這輛黑色北汽轎車跟普通汽車還真不一樣,它是一輛無人駕駛智能純電動汽車,沒有發動機,但后備廂有一個超大的機器設備組,方向盤旁邊有兩個按鈕。現場一名博士介紹,這兩個按鈕很關鍵,借助它可隨時進行人機切換。“根據地圖設置好程序后,汽車就可以自動智能駕駛,無需人為操控。”該博士稱,今后,無人駕駛汽車將在市民生活中逐漸普及。
記者了解到,此次亮相展會的無人駕駛智能電動汽車,由北京聯合大學與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研發,其無人駕駛技術由北京聯合大學主導研究,無人駕駛技術主要由環境感知技術、視聽覺認知計算、智能決策與控制技術、人機交互———高級輔助駕駛技術等組成。
2015年9月,該智能車輛在鄭州至開封的鄭開大道上進行開放式公開測試,順利完成總長32Km、27個路段、26個路口和26個紅綠燈的開放城際快速路環境下的智能駕駛。
輪式機器人產業將井噴
智博會上,無人駕駛汽車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包括智能駕駛在內的輪式機器人產業將迎來井噴期。”計算機工程和人工智能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對輪式機器人的未來十分看好。他認為,未來,汽車駕駛的任務將交由機器人來完成。李德毅院士也是北京聯合大學無人駕駛智能電動汽車研究團隊的帶領者。
輪式機器人,顧名思義就是帶輪子的機器人,汽車行業把它叫做智能汽車,學名叫輪式機器人,但其應用并不只在汽車行業。
李德毅說,“輪式機器人有望成為互聯網時代繼手機之后的新型智能設備。再加上交通設施的信息化改造和信息化服務,包括自主駕駛汽車在內的輪式機器人產業將迎來爆發期。這將直接帶動雷達、傳感器、導航系統、智能汽車后市場等產業的快速發展。”
他對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十分樂觀,“人工駕駛汽車自動化的出錯率是千分之一,也就是說你開車出去一千次的話,只有一次會因違規被扣分,這叫可靠性。那么飛機的可靠性是一百萬分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講,汽車被稱為全球第一殺手。人工駕駛應該通過科學技術來提高可靠性,智能駕駛就是這樣的一種技術。”
為此他判斷,輪式機器人或成為“中國智能制造2025”的第一張名片,也是中國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的第一張名片。也就是說,到2025年左右,人家一提起智能制造,就會想到輪式機器人。
李德毅此前還預測過,2025年左右,路上80%的車輛自動行駛。借助自動駕駛,更多“菜鳥司機”在道路上將更加自信。司機們只有將開車當成樂趣時,才需要親自駕駛,其他時間均可以交給機器人。當然,受國人觀念影響,自動駕駛和人工駕駛屆時或長期并存,雙駕雙控,互為補充。
在昨天的中國智能制造產業高峰論壇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副主任張兆田,還向大家介紹了“視聽覺信息認知計算與中國智能車比賽”的相關情況。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