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積極先行先試 開啟“智能制造”之旅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提出實施制造強國戰略,頒布的綱領性文件《中國制造2025》全面開啟了中國制造由“大”轉“強”的崛起之路。泉州不僅是全國著名品牌之都,更是東部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地。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地方實踐范例,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泉州領風氣之先,積極先行先試,正在演繹著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傳奇。
“數控一代”,開啟“泉州智造”之旅
泉州是福建最大的經濟體,然而,由于其制造裝備大多停留于傳統生產方式,由此產生的問題成為束縛泉州這輛“經濟馬車”前行的桎梏。如何轉型?如何突圍?泉州人的回答是,大力培育和發展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用高科技拓展生存空間。
嘉泰是福建省數控產業的先驅,是泉州“數控一代”示范工程龍頭企業。目前,生產的系列數控機床產品及數控機床核心功能機產品解決方案逐步覆蓋航天、汽車、造船、風能發電、醫療器械等多個行業。近年來,嘉泰深入智能制造領域,搶占機床行業制高點,形成新的競爭優勢。走進福建省嘉泰數控機械有限公司,偌大的生產車間里,員工僅有寥寥數人。“讓機器人代替人工生產,不僅能提升生產效率,還可節約人工成本,規范性也很高。”總經理蘭猛介紹說。
在泉州,“數控一代”示范工程的實施,更推動著鞋服、石材、食品等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如特步(中國)有限公司使用黑金剛(福建)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20臺智能標記印線機和1條柔性制鞋生產線,工作效率得到提升,生產成本節省了三分之一,生產效率比人工印線提高了40%,費用降低了20%。
再如,福建永信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電腦繡花機通過研發、改進和替代原有日本設備電控和伺服部分,年產已達1000多臺,占據省內70%以上的市場。微柏工業機器人公司研發的上下料、焊接等工業機器人,大大提高了企業生產效率,原來一個工人一天只能沖壓500個部件,現在用機器人,可以沖壓1200個。
作為“中國制造2025”首個試點城市,“數控一代”示范工程的深入實施為泉州創新轉型打開了新的突破口,推動了機械裝備產業向數控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
平臺搭建,助力智能制造騰飛
泉州裝備制造業“數控一代”、智能制造的快速發展,既離不開企業自身的力量,也離不開政府和政策的有效幫扶。泉州市經信委主任黃國富告訴記者,針對企業在數控技術研發和改造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泉州市充分發揮政府這只“有形之手”,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政策實施以來,僅市本級就已兌現扶持資金1億多元。
在加大研發投入方面,重點支持國產數控系統開發、工業機器等,最高補助資金可達200萬元;鼓勵企業研發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按其開發費用的30%給予企業一次性補助,最高補助金額可達100萬元;引導有條件的企業設立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資金補助最高達100萬元;鼓勵機械裝備企業創建研發、檢測機構,最高可達50萬元。
技術改造方面,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資力度。對本地采用列入泉州“數控一代”示范項目產品的企業,單個企業最高補助可達500萬元;對銷售給本地企業的“數控一代”示范項目產品,按銷售發票總價(不含稅)的10%安排應用推廣補助資金,用于生產企業的產品推廣應用,補助最高可達200萬元;開展市級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扶持,按項目規定建設期內購置主要生產性設備和技術投資額不高于5%的比例給予補助,最高限額為100萬元。
人才引進方面,采取“平臺+項目+創新團隊”形式,引進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所、泉州華中科技大學智能制造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以及廈門大學、福州大學、華僑大學、福建工程學院等10多家高端院所和科研單位。目前,全市已有近500位數控和智能制造領域方面的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常駐泉州開展技術研發和服務工作。同時,開展“數控一代”專業技術人才培訓,已有1000多家企業的負責人和技術骨干參加培訓。推進智能制造。對新認定為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的,最高分別給予100萬元和50萬元補助。
推進示范線建設。鼓勵企業與“數控一代”公共服務平臺合作,在紡織鞋服、建筑建材、食品飲料、機械裝備、電子信息等行業,建設一批“數控一代”生產示范線,給予最高100萬元的補助。
積極發展設備融資租賃。對本地企業采用融資租賃方式購買泉州“數控一代”示范項目產品的,按規定期內融資租賃合同中設備投資額(扣除增值稅、融資租賃費用)分別給予?產和使用企業各5%的補助,最高限額各為300萬元。對融資租賃公司出租泉州市企業制造的數控裝備、工業機器人整機的,按不高于租賃費的20%給予補貼,最高補助額不超過3萬元/臺。
“精神燈塔”,照耀“泉州智造”揚帆遠航
泉州“數控一代”的崛起當屬時下經濟轉型大背景下的一大亮點,不僅備受各方矚目,也引起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和肯定。2015年4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泉州考察數控機床企業時指出,中國經濟要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必須邁向中高端,須加速推進“中國制造2025”,并希望泉州在“中國制造2025”中走在全國前列。
泉州制造不僅創新成效不斷顯現,工作決策層面也不斷提升,得到國家科技部、工信部、中國工程院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科技部把泉州列入“數控一代”區域建設試點并給予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立項支持。
2014年以來,中國工程院周濟院長先后三次率領院士、專家蒞臨泉州給予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在中國工程院幫助下,泉州通過各大媒體向全國公開發布了《泉州制造2025》,成為全國首個發布的城市。
面對時下現代工業轉型發展的大浪潮,福建省領導多次批示要求抓住機遇、積極推進、全面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洪捷序副省長具體協調指導;省政府更是專門出臺支持泉州加快推進“數控一代”、促進智能裝備產業發展10條措施,省科技廳、經信委和泉州市等制定配套措施重點扶持。
泉州市副市長陳燦輝表示,下一階段,泉州市政府將推動機械裝備“泉州制造”向“泉州智造”、“泉州服務”轉型,力爭2018年全市機械裝備產業總產值超2000億元。一場由“制造”到“智造”的生動實踐,正賦予這座制造業大市新的無限可能。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