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排放標準再放低 預2020年全面實施
肆虐北方地區多日的霧霾天氣,讓PM2.5來源之一的燃煤電廠再次成為備受關注的對象。12月2日,李克強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通過加快燃煤電廠升級改造,在全國全面推廣超低排放和世界一流水平的能耗標準,是推進化石能源清潔化、改善大氣質量、緩解資源約束的重要舉措。
所謂超低排放,是指燃煤機組在完成改造之后的煙氣排放達到燃氣機組的排放標準,即二氧化硫不超過每立方米35毫克、氮氧化物不超過每立方米50毫克、煙塵不超過每立方米5毫克。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2020年前,對燃煤機組全面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使所有現役電廠每千瓦時平均煤耗低于310克、新建電廠平均煤耗低于300克。對落后產能和不符合相關強制性標準要求的堅決淘汰關停,中東部地區要提前至2017年和2018年達標。
“這是將超低排放和能耗水平標準的要求范圍擴展到了全國,尤其是超低排放,涉及到了所有燃煤機組。”一位不愿具名的電廠人士表示。
此前,僅山東、浙江、江蘇等東部省份出臺了國內煤電廠超低排放標準。
煤電廠的排放和節能改造要求,實際上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出。2012年初,新修訂的《火電廠大氣污染排放標準》公布,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煤電廠掀起了一輪脫硫脫硝改造運動。
該《標準》規定2014年7月1日起,新建火力發電鍋爐執行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分別為每立方米30毫克、100毫克、100毫克;以天然氣等氣體為燃料的鍋爐或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分別為每立方米5毫克、35毫克、50毫克(天然氣鍋爐為100毫克);對重點地區的火力發電鍋爐排放標準排放限值分別為每立方米20毫克、50毫克、100毫克。
2014年9月,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國家能源局三部委又聯合下發了《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但更為強調對東部地區排放標準的限制。
該計劃要求,到2020年,現役燃煤發電機組改造后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10克/千瓦時,現役6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除空冷機組外)改造后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00克/千瓦時。
東部地區現役30萬千瓦及以上公用燃煤發電機組、10萬千瓦及以上自備燃煤發電機組,以及其他有條件的燃煤發電機組,改造后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
全國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00克標準煤/千瓦時,東部地區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中部地區新建機組原則上接近或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鼓勵西部地區新建機組接近或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
“煤電廠一直都在進行節能減排改造,2014年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下發后,截至今日相當多的機組已經完成了改造。”浙江一煤電廠工作人員表示,“此次國務院將中東部地區的達標期限從2020年提前到了2017年和2018年。對于還沒有完成改造的電廠來說,時間更為緊迫。”
該人士介紹,目前就技術而言已無障礙,只要企業愿意投入,通過改造達到該節能減排目標,并不是難事。電廠受困擾的是低負荷運行。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不少機組都處于低負荷運行的狀態。“低負荷運行會影響鍋爐的使用效率,煤耗指標也會跟著上升。”該人士表示。
據了解,為鼓勵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不少東部省份提出,燃煤發電機組當年可達到超低排放標準的,除了原有脫硫、脫銷、除塵環保電價補貼外,還會獎勵額外發電計劃小時數。
此次國務院會議要求,對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要加大政策激勵,改造投入以企業為主,中央和地方予以政策扶持,并加大優惠信貸、發債等融資支持。中央財政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會向節能減排效果好的省份適度傾斜。同時,要結合“十三五”規劃推出所有煤電機組均須達到的單位能耗底限標準。
據了解,此輪煤電廠改造完成后,每年可節約原煤約1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億噸,電力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可降低60%左右。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