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超美國 質量卻不及
在2015年首屆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領袖峰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許艷華預計,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22萬到25萬輛的水平,而美國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約為18萬輛。四到七萬輛左右的差距不是一觸而就的,中國成為世界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似乎已是板上釘釘的事。
1-10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181225輛,銷售171145輛,同比分別增長2.7倍和2.9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累計產銷分別為121099輛和113810輛,同比分別增長3.3倍和3.9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分別為60126輛和57335輛,同比增長1.9倍和1.8倍。
數字可以直觀的顯示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速度,一般情況下,賣得多,就代表著商品在價格或是質量某一方面有優勢。新能源汽車價格高,質量安全沒保障的情況下銷量一路飆升,毫無疑問得益于新能源政策。
沒有質,就沒有量,質在先,如果不提高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質量和發展水平,注定也走不遠。從產業角度考慮,國家政策、地方政府引導,都應該更注重質量,而不僅僅是銷量。然而,新能源汽車發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追求數量利益來得更快一些,質量也沒有嚴格規定。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仍然存在整體發展水平不盡如人意、安全隱患亟待解決、地方保護、政策使用不當等方面問題。要改進的事情很多,但是新能源汽車本身的安全性是刻不容緩的,如果因質量問題所帶來的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賣得越多,隨著電動汽車規模不斷擴大,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將會更大。這是一把雙刃劍,現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勢頭非常猛,猛過頭也不一定是好事,一旦有嚴重的安全事故發生,會對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造成毀滅性打擊,這是要特別注意。
汽車安全方面不是光靠單方面政府力量或者是企業自制,需要雙方共同完成。一方面企業要自查,所有生產的車都要做安全排查。同時,有關部門要組織抽查,一旦抽查不合格,就要實行召回。隨著環境的壓力,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同時,不能犯“大躍進”的錯誤,只要數量不要質量。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