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科技展望:科技創新的未來10年在哪里
今年,備受矚目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出臺,由此科技創新進入一場由頂層設計推動的新時代,未來10年,科技創新將成為國民經濟的主戰場。在這個戰場上,將涌現大批富有冒險精神科技斗士,他們將如何定義未來,創新科技的商業生態?
據悉,2016年網易經濟學家年會于12月13日-14日在北京舉行,在14日下午舉行的“2025科技展望”分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清華大學教授魯白、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圖靈機器人CEO俞志晨分別對于科技創新的未來10年進行了展望。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演講中重點談及要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和高技術制造業。第一是要盡快掌握發展新興產業必須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第二是既要發揮企業主體作用,也要發揮政府的主領導作用。第三是要做標準規范,這個不是政府制定,你來組織制定。第四個建議,發展新興產業要注重生產性服務業配套服務支撐的功能。
“新興產業傳統產業要互為促進,智能制造催生了生產經營的新模式。我國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具有先進的技術裝備、雄厚的實力和堅實的基礎。由于各種原因,淘汰落后、化解過剩、轉型升級,確實傳統產業面臨著很大的困難。但說到底傳統產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基石和支柱,為發展新興產業提供了技術、人才、品牌和市場。”李毅中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則講述了對于“大搜索”未來的展望。“什么是大搜索?面對泛在網人、空間、物體、內容,基于網絡空間大數據獲取的知識,從信息時間、位置角度給滿足用戶的搜索解答。”
他重點談及大搜索本質關系到的五個問題:第一個是各個角度上的信息,第二個要有人理解,第三是必須有知識組織,第四個是要智慧解答,第五個是安全可信。
圖靈機器人CEO俞志晨分享了他對于科技產業變化趨勢的觀察,人工智能、機器人和互聯網加速融合,是今年智能機器人產業爆發的原因。“它的爆發確實是因為整個產業很多技術和資本成熟,促使整個產業的發展。“原來實際上人工智能、機器人、互聯網三個方向并行在走,三個產業之間沒有太多交集,可是去年開始,很有意思,人工智能機器人互聯網在融合。”
此外,俞志晨對于智能機器人的未來的展望,今天在很多的領域,不管是機器人記者、機器人編輯、還有掃地機器人、按摩機器人、娛樂機器人,基本上說目前所有的做機器人的,只要是人工可以替代的很多方面,都有人來做機器人。能想到的各個方面,都有人做機器人產品方向。
清華大學教授魯白則建議企業家能夠通過投資或者變成導師的方式為中國的科技創新做些事情。“企業家可以做一部分的投資,這個投資可能是風險相對來說很高,但是回報也很高,但是所需要的資本是相當小的,在這個階段所需要的資本是相當小的。我們也希望企業家能夠參與到其中,變成所謂的企業家導師。”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