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三季報公布 國內機床上市企業有喜有憂
近年來國內機床行業發展迅速,但其繁榮景象的背后靠的是中低端產品的產能擴充,而對高檔數控機床的研發投入則不足,進而導致該行業“大而不強”的局勢依舊。隨著“中國制造2025”政策的落地,推進高檔數控機床的產業化,提高其在國家重點行業的占有率,是實現該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及轉型升級的關鍵。
據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2015年9月,全國機床工具行業完成出口交貨值41.11億元,環比增長3.5%,同比下降3.76%。2015年1~9月,全國機床工具行業累計完成出口交貨值349.74億元,累計同比增長2.23%。2015年9月,機床工具行業統計范圍內的子行業產品產量增速呈現不同態勢:從同比來看,除了鑄造機械行業產品產量是正增長,為28.71%外,其他子行業產品產量均為負增長。從1~9月累計產品產量來看,除鑄造機械是正增長態勢,為5.25%外,其他子行業均為負增長。
在當前宏觀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一些企業主動作為,提高質量,增加品種,效果開始逐步顯現。從目前發布的三季報看,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憂。
沈陽機床:“制造”變“智造”國開行強力支持
沈陽機床(000410)10月30日發布的公告稱,第三季度營業收入13.24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8.55%;前三季度營業收入44.37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8.52%;本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是-2.04億萬元;今年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虧損4.70億元,
受宏觀上國家經濟環境不景氣、用戶需求快速變化及季節性銷售淡季等因素影響,公司產品銷售規模下降。與此同時,公司正處于產品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經營模式轉換的關鍵時期。不過沈陽機床從做普通機床到做高端機床,由“制造”變“智造”,雖然整個機床行業大面積虧損,I5卻供不應求,生產線滿負荷,訂單超過4000臺。上半年,數控機床產值占沈陽機床產值的77%,比去年同期提高7個百分點。
今年4月21日,沈陽機床集團在北京與國家開發銀行遼寧省分行簽訂《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國開行從金融方面強力支持沈陽機床提升創新能力和“走出去”國際化發展戰略。合作額度最高可達100億元。該公司以德國設計理念與設計標準全面啟動國際化產品研發項目。該項目預計投資2.5億歐元實現現有產品全部更新換代達到世界級,打造“德國設計、中國制造、全球營銷”新型國際化經營模式,助推沈陽機床高速成長。
昆明機床:大股東將易主后市或值得期待
昆明機床(600806)于10月30日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6.30億元,去年同期為6.37億元,同比減少1.15%;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虧損4418.90萬元,去年同期為-4468.87萬元。
今年11月10日,昆明機床原控股股東沈機集團與紫光卓遠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沈機集團將其所持有的昆明機床1.33億股流通A股股份全部轉讓給紫光卓遠,轉讓完成后,紫光卓遠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為25.08%,將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該協議尚需取得國資委等部門的批準。
今年上半年,昆明機床營業收入為4.81億元,同比增長23.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938.06萬元。三季度虧損金額進一步擴大。從公司目前盈利情況和紫光卓遠入駐時間來看,昆明機床繼續虧損的概率較大,由于去年大幅虧損,公司或將難逃ST的命運。
不過“背靠大樹好乘涼”,依靠紫光卓遠獨一無二的技術、人才、資本優勢,昆明機床這家即將步入“杖朝之年”的老國企迎來公司發展的“第二春”或將指日可待。
秦川機床:關節減速器“5+1”生產線進展加快
受宏觀經濟和行業整體環境影響,機床工具行業持續低迷,前三季度公司經營業績受到很大影響,產品銷售收入下降較大,盈利水平有所下降。秦川機床(000837)于10月31日發布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業收入6.07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7.89%;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9.17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9.69%;本報告期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是虧損5050.59萬元;今年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1.10億元。
秦川集團與博世力士樂的合作基于工業4.0的設想,在公司建設機器人減速器智能化示范工廠,并對原“秦川集團機器人關節減速器5+1生產線”項目方案進行升級優化,進一步提高該生產線的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截止今年上半年,該項目公司已累計投入6260萬元,主要用于自制關鍵設備、制造工裝夾具、購買設備、原材料等。隨著對生產組織和加工工藝的調整,9月份已具備每月1000臺的生產能力。為更好地解決大批量生產、大批量裝配的難題,公司加快了5+1生產線的建設進程,在該生產線投入使用后,可達到月產5000臺的生產能力,即年產6萬臺的生產能力。
機器人:先進應用技術實現突破市場影響力提升
機器人(300024)10月27日發布公告顯示,第三季度營業收入3.34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67%;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1.4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53%;本報告期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是7436.4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12%;今年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2.3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08%。
報告期內,該公司在以下方面成效顯著。
一是機器人零部件推動產品系列化。今年公司綜合內外部資源著力對機器人零部件產業進行重點布局,搭建了零部件產業的產業平臺。公司機器人及自動化產品的核心零部件自主化切實增強了產品的競爭力和話語權,成功研發出適用于新型機器人的控制器和伺服電機,為公司不斷推出系列化新型機器人提供堅實保障;
二是機器人發展勢頭強勁。公司新一代機器人現已廣泛應用到汽車及零部件、電子電器、工程機械、食品、航空航天、鋼鐵、電力等幾十個行業,其技術已達到國際水平。工業機器人力感知技術、焊縫跟蹤技術和三維掃描技術等先進的應用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另外,公司針對不同行業客戶開發多款軟件應用包來提升服務品質。
三是自動化成套裝備獲得大客戶持續訂單。公司自動化成套裝備獲得通用、華晨寶馬、長安福特、米其林、海信、駿馬等大客戶的持續訂單,同時進一步深化電子電器、電力、食品、新能源、印鈔造幣、航空航天等市場。
此外,該公司的特種機器人提升綜合實力,兩園建設推動業務快速發展,盛裝參展加大市場宣傳也是一些因素。
華中數控:穩步推進3C市場推動智能升級項目
華中數控(300161)于10月27日發布公告顯示,本報告期的營業收入為1.26億元,同比減少7.52%;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68億元,同比減少12.34%;第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虧損2375.38萬元;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約為5223.44萬元。
該公司按照其總體發展戰略,積極開展相關工作:
一是穩步推進3C市場,公司鉆攻中心已與大連機床、嘉泰等公司形成了批量配套。公司為勁勝精密機械公司建設配置的華中數控機器人智能制造示范車間作為拍攝場地,亮相央視《對話》欄目,該示范車間配套了公司鉆攻中心數百臺,機器人數十臺。公司機器人已在家電、食品、藥品、電子等行業成功運用,形成海爾、凌云、集誠、川儀等多條生產流水線。公司憑借在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積累,著重拓展銷售渠道,繼續擴大機器人的服務領域;
二是重點推動智能升級項目,推動職業院校培養“中國制造2025”人才。成功舉辦“智能制造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研討會”,該公司還和來自全國六十余所本科、高職、中職的150名領導和教師共同交流新時代技能型人才培養方向,探討數控機床智能升級改造,協助專業合理配置學校資源,培養新興產業急需的智能制造人才。
法因數控:小幅虧損重組利好后續發展
法因數控(002270)10月13日發布的第三季度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業收入4820.40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0.09%;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48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33.50%;本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是-238.19萬元,同比減少155.60%;今年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8.73萬元。
11月13日,法因數控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上海華明100%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上海華明成立于1995年,自主研發的多款分接開關產品已經在全球近百個國家安全運行,成為電力系統、工業用戶和重點工程主要選擇的分接開關產品之一,近年來其有載分接開關產銷量穩居全球第二、中國第一,該產品運行于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巴西世界杯體育場館等眾多重要項目的變電站。
通過本次收購,上海華明將成為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其變壓器有載分接開關和無勵磁分接開關以及其它輸變電設備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業務將全部納入這家公司,法因數控據此將成為該領域具有一定規模和行業競爭優勢的優質上市公司。上海華明2014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308.20萬元,毛利率為62.22%,贏利能力較好。本次交易將從根本上改善公司的資產質量及經營狀況,豐富業務結構,提高整體贏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增強后續發展能力。
日發精機:傳統業務下滑航空裝備業務向好
日發精機(002520)于10月31日發布的公告顯示,第三季度營業收入1.7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80.32%;前三季度營業收入4.9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8.92%;本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是915.79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3.76%;今年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3309.62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6.11%。
在國內外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公司磨床、車床、加工中心等傳統機床主業產品營業收入下滑明顯。
而航空加工裝備業務逐步向好,進入業績兌現階段。意大利MCM公司今年訂單量充足,但受產能限制,部分訂單年內無法交付,不能納入本年業績。該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1.64億元,凈利潤0.21億元,產品毛利率48.8%,同去年虧損139萬歐元相比,有不小改?。
該公司具有技術和資金的先發優勢。在航空加工裝備領域,業務布局完善,掌握核心技術,下游航空制造需求旺盛,成長性好,有望成為航空裝備產業龍頭企業公司。10億元定增方案已獲批,將用于加碼航空加工裝備零部件加工項目,目前訂單充足,并通過收購意大利MCM股權,進軍航空航天板塊自動裝配線業務。
青海華鼎:業績不佳重組失利
青海華鼎(600243)10月30日發布公告顯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約為8.00億元,上年同期約為7.86億元,同比增加1.73%;今年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約為虧損1992.87萬元,去年同期則為-3610.60萬元。
因想通過資產重組的方式進入光伏產業青海華鼎于今年8月26日起開始停牌。
不過公司卻在10月28日披露了一份《終止重大資產重組公告》。公告顯示,自公司進入重大資產重組程序以來,就此次重組事項與交易對方進行了數次的溝通與磋商,但是因為交易雙方始終在業績承諾和補償等核心交易條款上存在分歧,短期內很難達成一致意見,所以公司認為此次重大資產重組的條件尚不成熟,繼續推進將面臨較大的不定性。另外,已獲得批復的2014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亟待進入發行實施階段,為維護全體股東利益,經慎重考慮,公司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然而此次并不是公司籌劃重組道路上首次失利。其實早在前年的12月份,公司就曾因籌劃重組宣布停牌,公司當時擬通過資產重組的方式注入機械裝備類資產,增加公司的產業鏈,但由于涉及環節多、實施條件不成熟等原因,最終重組泡湯。
亞威股份:營業收入、利潤均有所下降
亞威股份(002559)于10月28日發布的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約為2.01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9.74%;前三季度營業收入6.84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84%;第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1020.14萬元,,同比減少54.91%;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6355.22萬元,同比較少15.97%。
該公司的生產經營狀況不容樂觀的原因是受宏觀經濟環境,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全國機床行業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等影響所致。
華東數控:營業收入跌半
華東數控(002248)于10月31日發布的第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為3825.07萬元,同比減少51.88%;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28億元,同比減少49.89%;第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虧損6559.27萬元,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約為1.15億元。
報告期內,受國內外機床行業持續低迷,大型機床市場需求不足,金屬切削機床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等因素影響,引起產品銷量下降,進而導致公司經營狀況不甚理想。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