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將成為電纜行業發展主流
隨著科技的發展,經濟的騰飛,電纜行業在傳統行業里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電纜行業利潤大幅下滑,進而發生生存危機感。企業家們都在關注,在危機出現的同時,如何在企業管理、產品營銷和產品制造過程中,尋求有效的持續發展機遇,已成為全行業值得思考的問題。目前,“互聯網+”模式正在受到各行各業的推崇,電纜行業也不例外,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但如何把"互聯網+電纜"打造成為電纜行業發展的主流,成為整治行業弊端、保持企業長盛不衰的創新動力,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一、背景
1.1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
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即由高速向中速穩定發展。在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融合加速、工業4.0、“互聯網+”的新形勢下,互聯網正在從消費品行業向裝備制造和能源、新材料等工業領域滲透,全面推動著傳統工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對此,有業內人士建議,電纜企業要緊緊抓住這個機遇,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提升中國電纜制造的世界水平。
1.2中國互聯網正處于前所未有發展好時期
中國發展互聯網雖然比美國起步晚了25年,但政府大力提倡“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保障安全”的原則,使中國互聯網發展走上了健康的道路。迄今,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互聯網大國,不僅網民數全世界最多,而且互聯網應用,特別是電子商務方面的應用,也走在世界前列。隨著互聯網應用范圍的擴大和數量的增加,中國已經出現了一大批實力強勁的互聯網企業,在全球十大互聯網企業里面,中國已占有四位。
國家“十三五”規劃建議,把“網絡強國”、“大數據”上升到國家戰略。這對于電纜行業來說是極大利好,預示著將掀起新一輪互聯網應用高潮。
1.3中國已具備"互聯網+"的全部條件
中國已具備“互聯網+”的全部條件。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技術進一步發展,使互聯網更容易成為最現代化、最高效的交易操作平臺,從而使公共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發展。有人士稱,近年來,互聯網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網絡對人們的影響日漸增多,同時也在改變著各行各業的發展戰略。借助互聯網的發展改變現有的經營模式已是大勢所趨。對于傳統配套產品的電纜行業來說,新興的線纜與電子商務平臺的完美結合,是電纜企業發展必經之路,可以為企業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二、中國電纜行業推行"互聯網+"的必要性
2.1粗放式發展向精細化發展轉變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電纜行業已經正在逐漸步入成熟市場時代,以往粗放式的發展必將向精細化發展轉變。一些不守規矩、不懂創新、不求進步的企業勢必被淘汰。在這一大趨勢下,電纜企業要思考如何走進“互聯網+”時代,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天賜良機。作為電纜行業來說,“互聯網+”模式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目前,電纜行業面臨的宏觀形勢、競爭格局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加快探索轉型發展的新思路、新方向,是行業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
2.2外部市場整治向企業內涵滲透
多年來,政府質監部門只能從外部整治不法企業,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以期凈化市場,維護行業的經濟利益,但效果不大。目前,市場混亂是影響中小型電纜企業產品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假冒偽劣產品的泛濫、惡性殺價等行為,促使中小型電纜企業更多地采取降低產品價格參與市場競爭。一些中小型電纜企業無法或不想通過提高產品質量獲得正當利潤,不愿意在質量管理上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業內專家指出:“電纜行業現在迫切要做的是,充分借勢“互聯網+”,切實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行業相結合,加快構建質量社會共治機制,重塑行業質量生態與營商生態,釋放質量誠信紅利,從根本上解決行業質量問題,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
2.3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向平等自愿交易過渡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進步,通過行業電子商務平臺的搭建,快速實現供需雙方信息對稱,從而實現供需雙方平等自愿交易。這不僅能及時解決用戶的需求,也有利于制造廠商緩解庫存壓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企業提升自身品質,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
2.4從制造成本高企不下向合理降低成本邁進
電纜行業是“料重工輕”的產業。材料采購成本、人工薪資成本、銀行費用以及中間銷售環節的費用等,都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特別是銷售中間環節。通過“互聯網+”,可以把生產企業和用戶直接連接起來,消滅中間地帶,去掉中間環節,在銷售鏈條上,讓工序雙方直接對接,可大幅度降低銷售費用成本。有專家指出:“要想在銷售體制上創新,就要緊緊抓住'互聯網+',利用這個成本低的工具,改變現有的銷售模式,不再被大經銷商和大業務員綁架”。
2.5讓行業由國內品牌向國際品牌進軍
目前,中國電線電纜行業的年總產值已經達到1.2萬億元RMB,從業人數85萬人,居世界第一位。在國內,電纜行業是僅次于汽車行業的第二大產業。但中國電纜行業仍然“大而不強”,還沒有世界知名企業和知名產品品牌。這正是中國電纜行業的企業家們痛心疾首之事。但是,企業家們已經預感到“互聯網+”的巨大威力和動力,正在謀劃下一盤盡快打造世界知名品牌的大棋。
2015年11月5-7日,第七屆中國通信光電纜企業家峰會在蘇州吳江區舉行,這也是中國通信光電纜行業最高規格、最具影響力的行業盛會。本屆峰會以“產業的現實與未來”為主題,探討如何順應中國通信光電纜行業的內外部變化環境,謀劃產業未來。
中電元協光電線纜及光器件分會理事長王穎、北京郵電大學經管學院執行院長金永生、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前海外市場副總裁范厚華、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莊丹、亨通集團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錢建林、富通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肖瑋等分別作了題為《科學發展創新驅動》、《互聯網+的創新困境與驅動》、《華為國際化最佳實踐》、《企業與國際化》、《工業4.0與中國線纜智造》、《經濟新常態下的富通發展戰略》等精彩演講,就聚焦“互聯網+”、生產智能化、服務網絡化等熱點展開熱烈討論。
三、當前電纜行業推行"互聯網+"的模式
3.1電子商務
目前,中國電纜行業推行“互聯網+”的焦點,主要還是在電子商務營銷模式方面。電纜企業與電子商務的結合,既是行業發展的需要,也是行業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傳統的營銷模式已無法滿足電纜企業長期發展的需求,需要在互聯網思維下尋找出路。在移動互聯網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傳統的電纜行業如果還是抱著傳統的以市場為導向的營銷模式,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下來。
從一些大型電纜企業的“互聯網+”具體模式來看,主要是運用“淘寶模式”。實際上,從2012年起,中國就已經有電纜企業走上了與傳統營銷模式完全不同的“淘寶模式”。這一新型模式的出現,標志著電纜行業正式走上與電子商務結合的道路。
電纜行業的電子商務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經銷模式,即從制造廠家采購產品再轉手銷售出去而賺取差價;二是淘寶模式,即制造廠家利用電商平臺直接開辦網上商店;三是品牌直銷模式,即制造廠家直接開設網上商城。
從國內電纜行業電子商務發展狀況來看,大多數電纜企業在創新電子商務模式時,都選擇了利用互聯網提供的電商平臺直接開店的“淘寶模式”。對此,有專家分析認為,諸多電纜企業的加入,表明電纜行業對線上營銷態度的積極轉變。電纜行業開啟的電纜與電子商務結合的“淘寶模式”,將逐漸成為電纜行業的主流發展趨勢。
實踐證明,傳統行業如果能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可以有效化解部分過剩產能。“互聯網+”不僅可以擴大產品銷路,以較低的成本進入市場的效果;也可以拉近制造商與消費者的距離,同時也可拉近行業上下游企業的距離,最大程度地挖掘市場潛力。
3.2企業內部信息化
中國有條件的大型電纜企業已經開始響應國家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號召,率先步入現代化信息管理和現代化智能制造的新時代。
企業內部信息化管理,實際上也就是企業內的小型局域網管理。主要用在兩個方面:
一是產品制造過程中的成本管理,亦即目前很多企業采用的EPR系統管理。其運行方式是在企業內建立一個局域網,把各有關部門和環節連接起來,構成一個封閉的網絡,實現企業內部資源數據共享,增大管理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從各個方面入手,降低產品成本。
二是建設智能化制造車間,以實現產品制造過程的全智能化。智能化車間應具備的條件是:必須有智能化裝備、生產系統集成程度、生產環節數據采集傳輸、制造裝備信息互聯、生產過程在線監控、產品質量實時監測、故障自動診斷分析、生產物流智能配送和車間環境智能監測等。該系統即可以為生產管理提供各控制系統集成實時信息在線查詢及分析功能;也可以為客戶提供全面、及時、準確的現場實時生產信息。但該系統這要求企業擁有先進的智能設備和專業水平很高的技術人才。
四、某些大企業的"互聯網+"運作
據了解,中國電纜行業內已經有十多家大型電纜企業正在運作“互聯網+”營銷模式。它們在電子商務和內部信息化管理以及智能車間建設方面各有所長。其中比較成功的是:亨通集團、上上電纜集團、寶勝集團以及遠東集團,開始走上“互聯網+”之路,成立了網上商店、建設了智能生產車間等。
4.1電纜淘寶模式應用企業
1)遠東集團(大型民營企業)
遠東集團從2012年起就開始建立了網絡交易平臺,主要從事電纜材料和電纜產品的網上交易。交易方式完全采用淘寶模式,并獲得巨大成功,在行業內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2)寶勝集團(大型國有企業)
寶勝集團從2014年開始關注“互聯網+”,主要用于電子商務,在產品銷售領域推行網絡化管理,同時實現全國30多家銷售點聯網管理,信息資源共享,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受到用戶稱贊。
4.2智能車間模式應用
1)亨通集團(大型民營企業)
亨通集團董事長崔根良表示,亨通目前正在實施“三化帶一化”發展戰略:“三化”是指工廠智能化、管理信息化、生產精益化,用“三化”來促進國際化。在新形勢下,這是一個很有創意的提法。
亨通集團下屬亨通光電、亨通力纜和亨通高壓三個光電纜實體公司。這些公司除了采用企業內部信息化網絡管理和電子商務平臺之外,其特色“互聯網+”是建設“智能制造車間”。已被江蘇省經信委、江蘇省財政廳聯合授予第二批省示范智能車間名單,江蘇亨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車間的“光纖預制棒智能生產車間”和江蘇亨通光纖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動智能集控光纖制造車間”稱號。
目前,亨通集團正在力推智能機器人和機械手在生產車間中的應用。亨通集團提出的口號是“能用機器人的地方不用工人、能用機械手的地方不用人手”,其目的是以此降低勞動力成本。
2)上上電纜集團(大型民營企業)
上上電纜集團是中國采用EPR管理系統最早的電纜企業,具有強勁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管理經驗。近幾年來,上上電纜主攻特種電纜和超高壓電纜,并在建設智能生產車間方面獲得驕人的業績。其中,超高壓智能生產車間榮獲“江蘇省示范智能車間”稱號。
上上電纜的超高壓電纜智能生產車間為世界首創,是上上電纜“十二五”期間建成投產的現代化電纜生產車間,采用世界上率先用于電纜行業的超高壓CIMS集成制造系統。該系統即可為生產管理提供各控制系統集成的實時信息在線查詢及分析功能;也可為客戶提供全面、及時、準確的現場實時生產信息。
據上上電纜介紹,超高壓電纜智能生產車間通過自動錄入,生成了各相關過程的完整數據,形成了強大的數據庫,具備很強的可溯性,是超高壓電纜制造真正意義上的“黑匣子”。同時,智能生產車間還固化了工藝管理、操作規程、員工工作行為,以及實行全過程的實時監控,優化了人員、設備、材料等各類資源配置,降低了各項管理成本、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強化了質量管理。
五、電子商務的困惑
雖然“互聯網+電纜電子商務”模式正在如火如荼地被專業網絡公司和企業使用,但是在目前的電纜市場形勢下,也遇到了難以克服的困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難以保證商品質量
這是自從電子商務問世以來一直存在的通病。風行不衰的BtoB淘寶網上交易活動中,已發生很多質量不合格的假冒偽劣商品。在電纜產品網上交易中也發生過一些不合格產品,甚至在歐洲也發生過網上訂購電纜不合格的糾紛事件。要完全克服電子商務的這一隱性弊端,確實需要商家的“道德血液”,買賣雙方確實建立誠信交易信用。
2)線下價格競爭直逼線上產品價格
線下市場上產品價格已經非常混亂,低價競銷已成了難以克服的頑疾。盡管市場監督部門花了很大氣力進行市場價格監測、監督、監察、通報、上黑名單等,但形勢依然嚴峻。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和那些“死豬不怕開水燙”的企業,依然破罐子破摔,在那里低價競銷,擾亂正常市場價格,致使整個電纜行業的市場價格出現混亂局面,企業利潤大幅下滑。在這種情況下,在線上公布的正規合格產品正常交易價格受到嚴重沖擊。于是,電子商務交易成了“戴著腳鐐跳舞”,步履艱難。但隨著對不法分子打擊力度的不斷加大和市場日益凈化規范,這種局面將會被鏟除。
六、智能車間的困惑
1)智能車間會不會成為企業的“花瓶”
雖然智能車間模式非常高端和現代化,但不是一般企業所能實現的。要建設一個完全智能化的生產車間,需要投資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元RMB。這是一項企業高端形象工程,至于可降低產品成本的情況,還沒有見過具體數據。有些有實力的大型企業走到這一步,無疑會吸引用戶的眼球,在招投標中具有一定優勢,但不排除引起眾怒,不法分子實行“群狼戰術”,進而發生惡劣的“圍標”事件。
2)用機器人不用工人不符合國家就業政策
國家一再強調提高就業率、降低失業率,如果制造企業為了降低人工成本而使用機器人,將導致大批工人失業?,F在,廣東省東莞地區的一些工廠在推廣使用機器人代替工人,已經導致大批工人失業,造成社會問題。政府一再強調,要讓老百姓也體驗到改革開放的利益??磥?,“用機器人”的策略與政府要求是否相勃,還值得討論。
3)智能車間是復雜的系統工程
為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強企業員工對于先進生產制造理念知識的認識和學習,2015年12月25日,上上電纜集團邀請南京理工大學、東?大學以及江蘇省經信委科技處的領導和專家,前來為上上電纜員工進行了工業4.0(智能制造)專題培訓。
專家們指出,智能車間建設時一項系統工程,“企業不能為了智能制造而去智能制造,一定要系統規劃、分步實施,一定要結合業務特點,真正了解企業產品在智能化中是基于什么樣的需求,一定要進行投入產出的分析,保證企業的利益與效益”。
智能制造的發展應是漸進的、分層次的,需要在智能裝備、智能單元、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逐一試行,并不斷地發展、提高和完善。對于制造業而言,自動化是基礎,可以減少人的勞動強度;信息化是手段,效益是目的,可以增強管理,提高效率;而智能化是更高層次的自動化。這些更高層次的要求,對絕大多數企業來說,也許是望塵莫及的。
七、結語
在電纜行業如何推行“互聯網+電纜”,還是一個需要深入探討、逐步實踐的的新課題,需要有個過程。有的企業家曾經說過“互聯網不能+電纜”,這種說法也太絕對化了。盡管電子商務還有待理順、智能車間還有待完善,但這畢竟是現代商品交易的世界潮流,是現代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發展模式。作為傳統制造產業的電纜行業,有條件的企業應該積極應對這一發展潮流,從根本上實現企業營銷模式和制造過程脫胎換骨的轉型升級。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