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國虛擬現實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據我國虛擬現實行業政策分析,工信部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發布《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白皮書5.0》,呼吁國家盡快啟動虛擬現實研究,建立標準體系,規范行業發展。現對2016年我國虛擬現實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同時,《白皮書》還為虛擬現實發展提出了三大政策建議,分別是做好頂層設計、制定產業規劃路線圖、建立與完善相關標準體系;財政補貼支持產業應用和技術突破,尤其是加強重點領域應用示范;加強文化和品牌建設。
業界認為,《白皮書》發布,體現出國家對虛擬現實技術的重視,同時也預示這行業統一標準建設進程加快,這將助力虛擬現實技術提高,并推動行業規范、迅速發展,國內爆炒虛擬現實,賺快錢的時代將結束。
行業虛熱透支VR生命力 亟待政策改善
VR是Virtual Reality的簡稱,又可稱為虛擬現實技術,具體內涵是:綜合利用計算機圖形系統和各種現實及控制等接口設備,在計算機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維環境中提供沉浸感覺的技術。
2015年以來,VR概念便在市場熱潮,儼然成為資本狂歡盛宴。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國內VR企業融資總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約為美國的幾十分之一。盡管與美國的水平差得較遠,但發展速度驚人。 2015年我國就有愛客科技、Ximmerse、暴風魔鏡、清顯科技等完成了融資。僅2015年12月下旬,就有五家企業完成了融資,分別是贊那度、靈鏡、大朋VR、焰火工坊與蟻視科技。
不過,盡管資本對VR明顯追捧,但這一行業創業環境變得越發艱難。2014年,中國總共有200多家做VR頭盔的公司。2015年,頭盔公司僅剩下60多家,估計還會再死掉一批。行業“虛熱”是導致VR廠商快速洗牌的重要原因。
虛擬現實處于“虛火”狀態,主要表現是技術尚未成熟,而廠商受賺快錢因素趨勢,向市場投放瑕疵產品,影響了產品體驗。這種“虛熱”造成了資源和人才浪費,一定程度上將透支行業生命力,亟待相關政策出臺,鼓勵技術研發,建立統一標準,規范行業發展。
2016虛擬現實將爆發 550億元前景產業鏈公司待努力
業界認為,受三大因素推動,2016年VR產業將有大爆發:
首先,技術層面,在Oculus, HTC,索尼等眾多科技“大佬”努力下,VR產品逐漸成型,定價趨向合理、內容也不斷豐富;
其次,產業環境方面,移動智能制造產業鏈已經形成,器件實現“輕薄短小”,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都為VR產業化提供了幫助;
最后,消費環境上,80 后、90 后已經成為互聯網消費的主流群體,這類群體對VR 充滿興趣,消費意愿更強。同時,文化娛樂消費的需求不斷增加,優質IP 的品牌效應對于消費者的影響巨大。
2015年我國虛擬現實市場規模為15.4億元,預計2016年在政策利好下市場規模將可達到56.6億元,2020年國內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550億元。受此利好趨勢,國內VR產業有望擺脫困境,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
受此利好驅使,國內VR產業公司發展前景再度被看好。VR產業覆蓋了硬件、系統、平臺、開發工具、應用以及消費內容等諸多方面。產業鏈公司有VR硬件設備研發商、VR內容研發商、VR拍攝/動作捕捉研發商、VR平臺門戶企業等。
虛擬現實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我國VR硬件設備研發商以靈鏡、暴風眼鏡、樂蝸科技、樂相科技、極睿等為代表;VR內容研發商有超凡科技、指揮家、蘭亭數字等;VR拍攝/動作捕捉研發商有瘋景科技、完美幻境、微小、動等;VR平臺門戶企業有sightPano、賽歐必弗等。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