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創永宣董事長艾迪: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是剛需
在由證道商學院組織的《2016證道創新經濟論壇》上,聯創永宣董事長艾迪,身著一身寶藍色套裝,干凈利落,精致的妝容下沒有女強人的強勢,反而感覺到些許溫柔。在午休的間隙,艾迪聊起了關于智能機器人、移動醫療領域投資的價值邏輯。
艾迪有著16年私募股權投資經驗,募集和管理的基金超20支,規模達100多億人民幣。在近一年來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投資火熱的時候,她也主導了哈工大機器人的項目。
在阿爾法狗勝利的一片喧嘩后,作為投資人的艾迪更為冷靜。“看中人工智能領域絕不是因為它是熱潮。而是因為我們看到了市場對此的剛需和技術成本的降低。” 艾迪解釋說,“由于人口老齡化趨勢和人口紅利的消失,許多工作需要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她舉例說,噴涂工作是一項勞動強度大又對身體危害極大的工作,市場硬性的需求是用機器人來代替人力。而讓機器人進入市場的關鍵就是技術發展使成本降低。“美國做了很多基礎平臺的研究工作,但是場景應用并不豐富,我們所做的就是希望推動它在各個場景下的具體應用。”
至于選擇此類創業公司的標準是什么,艾迪表示,“在人工智能領域,首先看的還是技術本身,其技術要有自己的壁壘。其次,要有一個優秀的市場運營團隊,知道市場的剛需在哪里。”
除人工智能外,移動醫療也是近兩年的投資熱潮。但是在前不久,藥給力的融資失敗讓許多人認為O2O的模式并不適合移動醫療的發展。針對這一問題,艾迪說,“在醫療服務領域,搭建O2O服務平臺的創業者,如果不是行業里的人,沒有一定的資源,其持續性都不會太好,因為它需要太長的市場培育周期了。”
面對4萬億的醫療市場,艾迪認為對于投資人來講相對簡單的是醫療器械投資,相對困難是醫院投資。“現在很多民營醫院都在做垂直專科,莆田系的醫院在做他們的‘全科’,他們是一個圈子,我們就不細說了。”
在經歷了去年的資本寒冬之后,艾迪說,“這或許是一件好事兒。”艾迪介紹,今年1月到5月的投資比去年同時期少40%。“以前這個時候我們在熱火朝天的討論投哪一家公司,現在我們熱火朝天的投后工作。現在的泡沫很厲害,天使輪融資我們接到的上來估值就是3千萬、5千萬、有的甚至要到1億。現在只有好很好的投資才能拿到投資,今天資本會更加趨于理性。”
采訪最后,艾迪聊起了女性創業的話題。“在創業過程中,女性不像男性有技術性偏強的優勢,但是女性的執著和細膩,一定能讓她們堅持到最后。而在創業過程中,最終勝利的一定是堅持到底的人。”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