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智能智造給中國企業帶來的啟示
近日,作為電力和自動化領域的老牌領軍企業,ABB集團在創建125周年之際,發布物聯網和數字化領域的最新轉型戰略,部署物聯網+轉型。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中國制造業正處于變革與轉型的十字路口。制造業企業必須高瞻遠矚,主動求變,積極順應“中國制造2025”戰略方向,充分把握新工業時代下信息資源帶來的機遇。
無疑,剛過完125歲生日的ABB集團,不斷創新求變的發展軌跡,或給中國企業的轉型帶來啟發意義。
工業機器人引領市場
11月1日,2016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開幕,ABB機器人第50,000臺在中國制造的ABB機器人在工博會上正式交付給了比亞迪電子有限公司。
第五萬臺中國制造ABB機器人交付儀式
交付儀式上,ABB機器人業務全球總裁倪思德說:“今天的里程碑呈現了我們與中國客戶的持久今天的工業自動化發生了深刻的變化,ABB機器人公司為能為這個光明的未來和中國制造2025的愿景做出貢獻而感到驕傲。”
ABB機器人業務全球總裁倪思德(右)與比亞迪電子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王念強為ABB中國制造的第5萬臺機器人揭幕
作為智能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機器人是實現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撐。作為全球四大機器人制造商之一,機器人業務是ABB的強項業務。
展示中的ABB雙臂機器人YuMi
當前世界多國均將機器人列為重點發展領域。2015年全球銷售工業機器人24.8萬臺,同比增長12%,亞洲地區的工業機器人增長尤其強勁,2015年,亞洲工業機器人總銷量達到15.6萬臺,同比增長16%,中國銷量達到6.8萬臺,同比增長17%。全球四分之三的銷量集中于前五大消費市場,分別是中國、韓國、日本、美國和德國。中國也是ABB機器人全球第一大市場。
中國企業和地方政府,對機器人產業都有極高的熱情, 中國本土企業高端品牌機器人供給能力不足,六軸以上工業機器人市場,外國品牌占85%。
ABB機器人業務于1994年進入中國。強大的硬件研發和生產制造能力,與強大的軟件開發和推廣能力,是ABB機器人在競爭中占有廣大市場的關鍵。
ABB重視產學研結合,提高創新能力。在中國,ABB積極開展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知名院校之間的校企合作,提供包括教材、設備、培訓、課件、軟件及教師培訓等的全面支持。
中國“智造”啟示錄
ABB機器人是ABB整個戰略中的一個環節,ABB把未來工業描述為將設備、服務與人互聯的“物聯網+”。在這一理念下,先進制造業企業所提供的不單單是產品,而是在使用過程中可以創造價值的一體化產品與服務。
據介紹,ABB Abililty (TM) 數字化解決方案就能使柔性制造成為可能。ABB Abililty (TM)將自動化解決方案與工業物聯網相連,把數據分析結果直接付諸實踐,進而幫助整個制作價值鏈提供生產力、靈活性和效率。
從2010年至2014年,中國工業增加值的增速分別為12.6%、10.8%、7.9%、7.6%、7.0%。由于國內資源、環境、成本等多種要素的約束日益趨緊,傳統擴張式發展道路越走越窄,很多傳統的制造業企業還面臨產能過剩等多重壓力,轉型需求迫切。
在制造業市場低迷的情況下,ABB離散自動化與運動控制部產品依然“全面開花”,推向市場的200多個新品滿足國內市場所需。
ABB智能智造給中國企業將帶來哪些啟示?對于中國企業來說,ABB集團首席執行官史畢福表示,以連接物、人和服務為核心的“物聯網+”將是未來制造業發展的方向,中國具有較為成熟的基礎和環境來充分挖掘新一代工業化浪潮的價值和潛力。
史畢福認為,當前中國正處于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中國政府正在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提高生產效率、能源效率以實現可持續發展,而中國正在推進的“互聯網+”行動計劃和“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資源和技術資源,有良好的推進“物聯網+”改革創新的條件和基礎。
史畢福日前在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上,發表題為“助力上海工業迎接數字化經濟浪潮”的演講,就工業企業給如何把握互聯網時代的基于建言獻策。
據媒體報道,ABB最新的機器人互聯服務平臺體現了數字化的發展趨勢,可幫助減少25%的機器人事故,將響應和問題解決速度提升60%。互聯服務平臺是ABB機器人遠程服務的一部分,通過將5000多臺機器人與制造生態系統相集成實現增值服務。ABB約10年前推出機器人遠程服務并不斷推動其發展。
對于中國企業來說,目前需要提高制造業企業對物聯網服務的認識,充分了解物聯網技術能帶來的價值;建立一個支持工業服務的軟件產業;培育具備數字化專長的人才庫;培育一個有利的政策環境,比如包括更好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