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統PLC排除干擾是關鍵
plc控制系統的可靠性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安全生產和經濟運行,plc系統的抗干擾能力是整個系統可靠運行的關鍵。因此,分析研究plc應用中如何發揮可靠性和抗干擾技術是十分必要的。
可編程序控制器(plc)作為新一代的工業控制器,因其具有通用性好,實用性強,硬件配套齊全,編程方法簡單易學等優點而廣泛應用于電力、機械、紡織、電子、交通運輸、石油化工等行業的自動化控制系統中。PLC無故障工作時間(MTBF)可達幾萬小時以上。
可編程控制器是專門為工業控制設計的,在設計和制造過程中廠家采取了多層次抗干擾措施,使系統能在惡劣的工業環境下與強電設備一起工作。
但是如果plc的工作環境過于惡劣,如溫度過高、濕度過大、振動和沖擊過強,以及電磁干擾嚴重或安裝使用不當等,都會直接影響plc的正常、安全、可靠的運行,加上外圍電路的抗干擾措施不力,而使整個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大大降低,甚至出現故障。
因此,在PLC控制系統設計中,要提高plc控制系統的可靠性,一是在硬件上采取措施;二是在軟件上設計相應的保護程序;所以,在PLC控制系統設計中考慮相應的抗干擾措施是必需的。
PLC控制系統干擾源
plc系統的干擾源根據其來源分為內部干擾源和外部干擾源。
內部干擾源主要包括:由于元器件布局不合理造成內部信號相互串擾;線路中存在的電容性元件引起的寄生振蕩;數字地、模擬地和系統地處理不當。
外部干擾源包括:供電電源電壓波動和高次諧波的干擾;開關通斷形成的高、低頻干擾;動力強電信號在系統中產生感應電勢引起的干擾;其它設備通過電容耦合串入控制系統而引起的干擾等。
干擾途徑
plc控制系統受到干擾的主要途徑是電源線、輸入、輸出線和空中等部位。電源被干擾后,plc控制系統的供電質量變差,引起plc控制失靈。輸入、輸出線被干擾后,出現輸入、輸出控制紊亂。空中干擾主要以電磁感應、靜電感應形式使plc的cpu出現誤操作。
抗干擾措施
所有電磁干擾都是有3個基本要素組合而產生的,即電磁干擾源、被干擾接收機以及傳輸通道。相應的對抑制所有電磁干擾的方法也應從這3個要素著手解決:最大限度的抑制干擾源;阻隔耦合通道或衰減干擾信號;降低系統本身對電磁噪聲的靈敏度,提高自身抗干擾能力。
plc控制系統中的干擾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在抗干擾設計中應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合理有效的抑制干擾。另外,還需說明的是,由于電磁干擾的復雜性,要根本消除干擾影響是不可能的,,因此,早plc控制系統的軟件設計和組態時,還需要在軟件方面進行抗干擾處理。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