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首臺創新試點走在前列 裝備制造業成業內里程碑
國家層面力推的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保險補償機制政策實施一年半以來,在大連落地開花,效果顯著。可以說,保險業護航,“大連制造”在走向國際和國內大市場的路途中如同吃了定心丸,腳步也更快更穩。
政府補保費分散國貨風險
首臺(套),是指經過創新,其品種、規格或技術參數等有重大突破,具有知識產權但尚未取得市場業績的首臺(套)或首批次的裝備、系統和核心部件。不過我市企業界人士也坦言,與成熟產品競爭,首臺(套)重大技術設備沒有優勢。因為不管是國際還是國內市場,對首臺(套)設備,用戶顧慮多,擔心制造達不到要求,影響正常生產。事實上,不少招投標也存在對首臺(套)設備的歧視性條款。
為推進首臺(套)的研制推廣,2015年3月,保監會與工信部、財政部加強協作,聯合啟動了國家層面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其核心就是利用財政資金杠桿作用,激發保險功能,降低用戶風險,加快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推廣應用,推動裝備制造業發展。大連地區由市經信委牽頭,多次組織各方召開協調會議,人保財險大連市分公司在大連保監局的指導下,積極協助開展相關工作,成效顯著。
大連首臺套創新試點走在前列 裝備制造業成業內里程碑
以往,用戶“不敢買不愿買”,挫傷企業研制首臺(套)的積極性,制約國產裝備制造業發展。但首臺(套)保險采取生產方投保、購買方受益的方式,打破傳統的“誰投保誰受益”模式,政府補貼保費,以市場化方式分散用戶風險。這是繼農業保險之后,財政首次對裝備制造業實行保費補貼,年度保費的80%由財政補助、企業承擔20%,財政補貼范圍包括大型施工機械、成形加工裝備等。
另外,在運行機制上,按照“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經營原則,大連保險行業還成立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共保體。
大連保險創新試點走在全國前列
裝備制造業一直是大連的支柱性產業,并涌現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龍頭企業?!笆濉逼陂g,大連裝備制造業開始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裝備制造業基地目標邁進。
事實上,保險業與制造業的聯姻大連也一直在重點關注。去年,大連市政府在《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實施意見》中,把保險業服務首臺(套)重大裝備發展納入其中。此后,大連保監局積極推動《實施意見》落地,指導成立了由保險行業協會和保險公司共同參與的“首臺(套)設備保險工作小組”,通過前期大量基礎工作,推動這一創新試點取得實質性進展。
大連保險業的創新試點一開始就走在全國前列。2015年,大連市場共簽單15筆,總保費2674萬元,承擔責任限額8.91億元。2016年,大連保險市場共簽單19筆,簽單保費7052萬元,承擔責任限額48.11億元。我市保險業人士自豪地告訴記者,2015年,大連市場的簽單保費在全國排名第三,僅次于湖南和陜西兩省。2016年,大連保險業繼續保持了這一領先地位。
引人矚目的不僅是市場的業績,更為重要的是,這一保險創新致力于大連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真正解決企業的后顧之憂。人保財險大連市分公司積極配合企業,配備專業團隊提供風險評估、法律援助等多方面專業服務,為國有重大技術裝備保駕護航。
首臺(套)保險創新市場潛力巨大但任重道遠
首臺(套)保險補償試點作為國家層面的創新,已取得了顯著成果。數字顯示,2015年,全國保費規模3.93億元,2016年截至9月末,全國首臺(套)業務保費規模已接近12億元。國家相關部委正計劃擴展首臺(套)的補貼范圍,逐步延伸至核心零部件、原材料等領域,未來的保險市場潛力巨大。而對保險業而言,做好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試點工作,對于保險業后期拓展裝備制造業保險同樣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記者了解到,首臺(套)保險試點目前仍面臨一些問題。一是補貼資金不能簡化直接投入保險使用。從該保險項目前期的繳費流程設計來看,因為保費金額巨大,一般情況下實行分期繳費,投保企業與保險公司簽單后,即時交付20%的保費,其余部分保險業建議,在財政部補貼資金下發后,地方財政部門或可直接將保費劃撥給保險公司。二是企業的積極性還需地方政府調動。就全國而言,截至目前已有十幾個省市財政配套補貼,就大連而言,盡管2016年較上一年投保率已有大幅調高,但仍有一些限制因素值得關注,如目錄中的標準較高,企業現有項目入圍有難度;目錄修訂有時間差,企業如果提前投保,對日后能否入圍心存疑慮。
目前,工信部已經開始嚴格首臺(套)項目的審核標準,同時,限定受補貼項目必須是已經開始使用的設備。記者了解到,為讓更多的企業享受到國家政策的福利,大連市經信委協同我市保險業正積極協助企業完成2016年目錄修訂工作,協助各企業辦理申報,同時,保險業也在積極爭取地方性補貼政策的出臺,從而推動更多企業能夠吃上走向大市場的保險定心丸。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