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將與瑞典韋斯特羅斯合作新建“機器人谷”
3月20日,被譽為歐洲機器人產業“心臟”的瑞典機器人谷與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內的東方機器人谷簽約,這意味著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沈陽市將牽手瑞典最大的工業城市、世界首臺機器人發源地韋斯特羅斯市,在機器人產業領域正式拉開戰略合作的序幕,也為中瑞雙方在機器人領域的深入合作搭建了新的平臺,對于推進中國制造2025戰略,提高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精益制造和服務型制造能力,促進兩市經濟的共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當日,由沈陽市人民政府和瑞典韋斯特羅斯市政府主辦,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承辦的“瑞典機器人谷—東方機器人谷暨沈陽市—韋斯特羅斯市機器人產業發展合作”論壇在沈陽市舉行。
此次論壇圍繞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知識產權保護”、“雙元制職業教育”等主題展開座談交流,旨在推動韋斯特羅斯市—沈陽市機器人產業交流合作,引導沈陽機器人產業健康協調發展。
會議邀請了沈陽市政府和韋斯特羅斯市政府主要領導參加,瑞典斯特拉達公司、卡米諾凱爾公司、Zoom公司,流體運動公司等,以及來自沈陽工業大學、中瑞福寧機器人公司、瑞典賽萊默公司、瑞典IKEA公司、維頂機器人、中德新松教育集團等50家企業代表參會。
記者由會上了解到,沈陽市鐵西區政府與中瑞福寧機器人(沈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機器人谷計劃,在政府指導幫助下,引進瑞典Robotdalen機器人谷模式,在中德園建設“東方機器人谷”。結合中、瑞兩國的市場、技術等資源優勢,服務全國,面向世界,建成機器人產業園區,重點發展高端產業機器人,金融、智能裝備、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等戰略新興服務業,努力打造我國機器人產業對外開放試驗窗口、世界機器人技術服務重要基地和國際性產業樞紐。
東方機器人谷所在地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是中國中央政府批復的全國第一個以中德高端裝備制產業合作為主題的戰略性平臺,成為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戰略對接的重要載體。在發展定位上,按照國務院批復,中德園要成為沈陽轉型發展的新引擎;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戰略合作試驗區;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探索區;國際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示范區;創新驅動和綠色集約發展引領區。在發展目標上,到2025年,將建成集研發、設計、生產、服務于一體的國際級制造業集聚區,引進一批知名裝備制造企業、德國及歐洲中小企業特別是行業領軍企業,力爭德國及歐盟企業達到50%以上,在創新驅動、綠色發展、人才培養、園區管理等方面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在發展規劃上,中德園規劃面積48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以中德大街為軸線,構成“一縱四橫”格局,打造富有德國及歐洲元素、匯聚德國及歐盟企業的產業走廊。核心區重點發展智能制造、高端裝備、汽車制造、工業服務、戰略性新興五大產業板塊。
目前,中德園正在推進項目257個,計劃總投資941.4億元。其中,寶馬整車廠、寶馬歐洲以外的第一家發動機工廠正式投產,寶馬唯一一個位于德國本土以外的研發中心即將運營,瑞士服務型機器人、庫卡機器人工程示范中心、德國紐卡特工業機器人行星減速機制造等31個智能制造項目落戶園區。2016年9月,園區被國家工信部授予“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試點示范園區”稱號。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