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道奎:中國機器人補短板可能只需要5年時間
中國中央電視臺于2017年12月11-12日在北京國貿大酒店舉行“2017央視財經論壇暨中國上市公司峰會”,主題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新松機器人董事長曲道奎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國制造業”的主旨論壇上談到中國制造業短板時提到,我們在一些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部件還是有差距,像我們的電機、驅動,包括減速器等等。
曲道奎表示,這里邊畢竟中國的發展時間非常短,國外發展了已經差不多50年的時間,中國發展可能僅僅是5到8年的時間,所以在這個積累方面我們確實可能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然而曲道奎堅信,用不了未來,可能五年左右的時間,中國很多的短板我們可能會補上。現在新的這些領域和技術這一塊我們本身說白了就是不落后的,所以我一直堅信智能時代應該是中國人的天下。
以下為部分發言實錄:
主持人:如果我們今年依然用溫度來表達一下對自己的宏觀發展經濟環境的感知的話,你現在會用什么樣的詞,或者什么樣的溫度?去年可能大家說寒意,今年可能是溫暖,肯定還不到炎熱或者什么樣的感覺?
曲道奎:我的感受可能略微有些不同,原因可能就是新松或者說我本人也是一個幸運兒,就是在整個全球經濟現在是在下滑也好,或者是在倒退的時候也好,那么機器人成了全球我們叫逆勢增長的一個強心劑,從2009年開始全球經濟危機,金融危機,但是機器人一直是在高速發展,那么中國從2013年開始機器人成了全球最大的市場,那么連續今年是第四年在23%,30這樣一個高速增長,我都覺得我們是趕上了一個好的時代。
主持人:朱總說感覺到春天悄悄來臨了,您的感覺如果也用這樣的方式來做一個描述的話是什么?
曲道奎:我覺得這個確實是我們面臨著一次全球的制造業的一次新的革命,一個偉大的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而我們正處在這個偉大時代的轉折點上。
主持人:我想問一下曲總,在您自豪的同時會不會感覺到一點壓力?你看,當我們請臺上的幾位企業家一塊來展現自己科技實力的時候,他們不約而同的拿出的都是智能制造,所有人都在做,他們可能會成為你的挑戰者。
曲道奎:剛才主持人問了一個問題,我倒覺得從我的理解來講,首先我是感覺非常地,我叫振奮,為什么呢?首先就說明機器人這個領域,或者是這個產業符合了未來智能制造一個大的趨勢和方向,所以我們才會吸引像董總、像朱總這樣的這些著名的企業進入這個領域,因為朱總這邊做了,我們叫移動機器人,你像剛才董總他們做的更多是屬于工業機器人,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覺著我們這個家族越來越大,那么更關鍵的因為機器人,現在已經完全是擺脫了原來工業的概念,已經進入到了我們的特種領域,也進入到了我們消費,也進入到了我們的醫療、健康等等,所以我們需要不同的領域和行業來加入我們這個陣營。
主持人:說到中國制造短板,我覺得這是我們每一位企業家常常都在思考的,我們除了說自己的優勢之外,我們必須清晰地看到自己身邊的這些短板才有可能有更好的發展,我們剛才已經請三位展示了他們令人驕傲的科技新力量,接下來我們進入到吐槽時間,來吐槽一下我們自己所在的這個行業,目前到底有什么樣的短板在阻礙著我們的發展,這回我們創新一下吧,從曲總這個方向開始。
曲道奎:通過短片我們也確實看到中國現在在整個制造業這塊取得了一個長足的進步,但是很多的核心技術、前沿技術、包括核心部件等等我們確實存在一些短板。
主持人:這個是在機器人制造領域當中嗎?
曲道奎:對,因為機器人它可能是更前沿或者要求這種技術綜合性要更全的這樣的一個技術或者是一個行業,所以在這塊里邊我們要最新的這些技術,像AI、感知系統,包括現在我們的大數據云等等,這些最新前沿性的,中國跟國外倒是沒有太大的差距,因為大家的起點幾乎是同步的,很多東西我們在世界上都有我們的特色。
但是我們在一些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部件還是有差距,像我們的電機、驅動,包括里邊的減速器等等,這里邊畢竟中國的發展時間非常短,國外發展了已經差不多50年的時間,中國發展可能僅僅是5到8年的時間,所以在這個積累方面我們確實可能還是有一定的一個差距在里邊,但是現在通過這幾年的一個發展,主要是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市場這樣的一個市場支撐,是中國的零部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長足的進?,在很多的像這種減速器,像這種電機驅動等等,中國現在本土化的企業,本身新松自己這個鏈條基本已經打造起來,所以我倒堅信用不了未來,可能五年左右的時間,中國很多的短板我們可能會補上。現在新的這些領域和技術這一塊我們本身說白了就是不落后的,所以我一直堅信中國在這種智能時代應該是中國人的天下。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