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里木和準噶爾兩大盆地找礦規律日趨明顯
多年的科學研究和地質找礦經驗表明,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周圍控制的礦產資源完全不同,形成年代完全不同。地質勘查專家日前指出,這為新疆的地質找礦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分別位于新疆的天山南北,這兩大盆地都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總工程師董連慧說,近幾年,新疆地質找礦獲得多項重大突破,不僅發現了世界級鈉硝石礦,還發現了鈾、鐵、煤等礦藏,有色金屬的勘探找礦也取得重大進展。
這些礦產的發現得益于找礦理論的趨于成熟,董連慧說,新疆圍繞兩大盆地的地質找礦規律越來越明顯。在塔里木盆地周邊主要形成沉積型鉛鋅礦、沉積型變質鐵礦等;北部的準噶爾盆地則主要形成銅礦、銅鎳礦和金礦。
2006年,地礦部門發現了總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里的鈉硝石礦床,初步查明遠景資源量1.84億噸,規模和資源量僅次于智利,是世界第二大天然硝酸鹽資源。新疆地質部門發現或評價了3個上億噸的鐵礦和數個大型鉛鋅礦。到2015年,已經開發的羅布泊鉀鹽礦產量可達到300萬噸,將成為中國重要的鉀肥基地。
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分別位于新疆的天山南北,這兩大盆地都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總工程師董連慧說,近幾年,新疆地質找礦獲得多項重大突破,不僅發現了世界級鈉硝石礦,還發現了鈾、鐵、煤等礦藏,有色金屬的勘探找礦也取得重大進展。
這些礦產的發現得益于找礦理論的趨于成熟,董連慧說,新疆圍繞兩大盆地的地質找礦規律越來越明顯。在塔里木盆地周邊主要形成沉積型鉛鋅礦、沉積型變質鐵礦等;北部的準噶爾盆地則主要形成銅礦、銅鎳礦和金礦。
2006年,地礦部門發現了總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里的鈉硝石礦床,初步查明遠景資源量1.84億噸,規模和資源量僅次于智利,是世界第二大天然硝酸鹽資源。新疆地質部門發現或評價了3個上億噸的鐵礦和數個大型鉛鋅礦。到2015年,已經開發的羅布泊鉀鹽礦產量可達到300萬噸,將成為中國重要的鉀肥基地。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