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緊缺的危機將催生新的生態塑料行業出現
2007年1月1日,《降解塑料的定義、分類、標識和降解性能要求》國家標準正式實施。業內專家認為,該標準的出臺,將對中國降解塑料產業發展起到推動和規范作用,同時對中國降解塑料產品出口國際市場起到積極作用。
據了解,該標準的技術指標參考了國際通用標準,并得到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等國互認。標準中,按照降解塑料的最終降解途徑將其分為生物分解塑料、可堆肥塑料、光降解塑料、熱氧降解塑料、淀粉填充降解塑料等。
保護生態環境呼喚降解塑料
隨著塑料產量的不斷增長和用途的不斷擴大,其廢棄物也日益增多。根據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市日產垃圾大約1.2萬噸,且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其中僅超市的塑料袋每天的消耗量就達到5噸左右。這些廢棄物絕大多數是傳統塑料制品,專家認為,它們在自然環境中被微生物利用、分解,大約需要200年;如果將其填埋,不僅占用和浪費大量土地,還會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減產;如果焚燒這些廢棄塑料,則會釋放出多種化學有毒氣體,鳥類和魚類吸入少量就會出現畸形和死亡,對人體也有很大危害。
降解塑料是塑料家族中帶降解功能的一類新材料,它在用前或使用過程中,與同類普通塑料具有相當或相近的應用性能和衛生性能。使用完后,能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較快地降解成為易于被環境消納的碎片或碎末,并隨時間的推移進一步降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最終回歸自然。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翁云宣告訴記者,生物降解塑料是今后我國乃至世界降解塑料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清華大學生物系教授陳國強也認為,在我國石油資源短缺、能源嚴重依賴進口、白色污染十分嚴重的背景下,推動生物降解塑料的應用乃至催生一個新的生態塑料產業,是產業轉型的一個重大方向。
據了解,相對于普通塑料,生物塑料可降低30%~50%石油資源的消耗,同時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消耗二氧化碳和水(植物光合作用將其變成淀粉);生物降解塑料可以和有機廢棄物(如廚余垃圾)一起堆肥處理,這樣將大大方便垃圾的收集和處理。“在這次標準的制定過程中,我們也第一次把生物降解塑料的降解性能指標寫進了標準。”翁云宣向記者表示。
綠色奧運助推降解塑料產業
陳國強認為,北京奧組委提出的“綠色奧運”理念,與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十分吻合,這對國內各生物降解塑料企業來說是極大的利好消息,降解塑料制品在北京奧運會將大有可為。事實上,生物降解塑料已經在世界多屆奧運會和大型博覽會上得到成功使用。據了解,被譽為“歷屆奧運會中環保工作做得最好的一屆”的2000年悉尼奧運會,在餐具、食品包裝和垃圾袋等方面共計使用了約2000噸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有效解決了白色污染問題。在都靈冬奧會上,都靈奧組委明確規定,在奧運場館和比賽場地的所有餐飲服務提供商所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必須是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據保守估計,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奧運村每天要為2萬名運動員、教練員、奧委會官員等提供餐飲,還要在各比賽場所為觀眾提供近7000萬份餐飲,由此將產生1萬噸以上垃圾,其中塑料垃圾將達到400噸。對這些垃圾的處理將直接影響到“綠色奧運”理念的落實。陳國強表示,如果在北京奧運會應用我國自己研發的生物降解生態材料,不僅可以解決奧運會餐飲白色污染問題,而且可以為北京白色污染問題的解決提供新思路,同時也可以借助奧運契機帶動我國“十一五”重點產業--生物降解塑料產業的發展,提高我國出口產品的環保競爭力,減輕我國經濟發展對石油資源的依賴。
談到北京奧運會的契機,國內不少生物降解塑料企業均表示這是一個拓展國內市場、擴大影響力的難得機會。“目前,我們的生物降解材料生產技術在世界上是處于前列的”,寧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劉輝向記者表示:“我們的產品以出口為主,在國內的銷售情況不理想。國家如果能利用北京奧運會來扶持一下,相信我國的生物降解塑料產業將有很大起色。”盡管各方面都做了很多推動工作,但北京奧組委還將慎重考慮是否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使用生物降解塑料產品。
產業發展的瓶頸
專家指出,擋在該行業飛速發展面前的瓶頸:一是價格,二是技術和產能。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生物降解塑料的價格是傳統塑料的1.5~3倍左右。我國已經生產和銷售生物降解塑料的企業有30余家,但真正具備成熟技術的企業并不多,所以整體產能是有限的,像寧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這種走在國內同行業前列的企業,每年的設計產能是1000噸。但據不完全統計,我國2005年的塑料使用總量為2500萬~3000萬噸。此外,有些專家也認為,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的后續產品研發還跟不上,大部分企業將關注的重點集中在材料合成上,而忽略了制品加工開發,一些生物分解塑料做成的餐飲具在耐熱、耐水及機械強度方面與傳統塑料制品相差較遠,而這一點恰恰是生物降解塑料能否大規模市場化的關鍵。業內人士表示,對于降解塑料,政府顯示出強烈的興趣和意愿,目前也已制定了各種政策和法規,但還需要能落到實處的細則。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據了解,該標準的技術指標參考了國際通用標準,并得到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等國互認。標準中,按照降解塑料的最終降解途徑將其分為生物分解塑料、可堆肥塑料、光降解塑料、熱氧降解塑料、淀粉填充降解塑料等。
保護生態環境呼喚降解塑料
隨著塑料產量的不斷增長和用途的不斷擴大,其廢棄物也日益增多。根據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市日產垃圾大約1.2萬噸,且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其中僅超市的塑料袋每天的消耗量就達到5噸左右。這些廢棄物絕大多數是傳統塑料制品,專家認為,它們在自然環境中被微生物利用、分解,大約需要200年;如果將其填埋,不僅占用和浪費大量土地,還會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減產;如果焚燒這些廢棄塑料,則會釋放出多種化學有毒氣體,鳥類和魚類吸入少量就會出現畸形和死亡,對人體也有很大危害。
降解塑料是塑料家族中帶降解功能的一類新材料,它在用前或使用過程中,與同類普通塑料具有相當或相近的應用性能和衛生性能。使用完后,能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較快地降解成為易于被環境消納的碎片或碎末,并隨時間的推移進一步降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最終回歸自然。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翁云宣告訴記者,生物降解塑料是今后我國乃至世界降解塑料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清華大學生物系教授陳國強也認為,在我國石油資源短缺、能源嚴重依賴進口、白色污染十分嚴重的背景下,推動生物降解塑料的應用乃至催生一個新的生態塑料產業,是產業轉型的一個重大方向。
據了解,相對于普通塑料,生物塑料可降低30%~50%石油資源的消耗,同時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消耗二氧化碳和水(植物光合作用將其變成淀粉);生物降解塑料可以和有機廢棄物(如廚余垃圾)一起堆肥處理,這樣將大大方便垃圾的收集和處理。“在這次標準的制定過程中,我們也第一次把生物降解塑料的降解性能指標寫進了標準。”翁云宣向記者表示。
綠色奧運助推降解塑料產業
陳國強認為,北京奧組委提出的“綠色奧運”理念,與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十分吻合,這對國內各生物降解塑料企業來說是極大的利好消息,降解塑料制品在北京奧運會將大有可為。事實上,生物降解塑料已經在世界多屆奧運會和大型博覽會上得到成功使用。據了解,被譽為“歷屆奧運會中環保工作做得最好的一屆”的2000年悉尼奧運會,在餐具、食品包裝和垃圾袋等方面共計使用了約2000噸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有效解決了白色污染問題。在都靈冬奧會上,都靈奧組委明確規定,在奧運場館和比賽場地的所有餐飲服務提供商所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必須是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據保守估計,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奧運村每天要為2萬名運動員、教練員、奧委會官員等提供餐飲,還要在各比賽場所為觀眾提供近7000萬份餐飲,由此將產生1萬噸以上垃圾,其中塑料垃圾將達到400噸。對這些垃圾的處理將直接影響到“綠色奧運”理念的落實。陳國強表示,如果在北京奧運會應用我國自己研發的生物降解生態材料,不僅可以解決奧運會餐飲白色污染問題,而且可以為北京白色污染問題的解決提供新思路,同時也可以借助奧運契機帶動我國“十一五”重點產業--生物降解塑料產業的發展,提高我國出口產品的環保競爭力,減輕我國經濟發展對石油資源的依賴。
談到北京奧運會的契機,國內不少生物降解塑料企業均表示這是一個拓展國內市場、擴大影響力的難得機會。“目前,我們的生物降解材料生產技術在世界上是處于前列的”,寧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劉輝向記者表示:“我們的產品以出口為主,在國內的銷售情況不理想。國家如果能利用北京奧運會來扶持一下,相信我國的生物降解塑料產業將有很大起色。”盡管各方面都做了很多推動工作,但北京奧組委還將慎重考慮是否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使用生物降解塑料產品。
產業發展的瓶頸
專家指出,擋在該行業飛速發展面前的瓶頸:一是價格,二是技術和產能。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生物降解塑料的價格是傳統塑料的1.5~3倍左右。我國已經生產和銷售生物降解塑料的企業有30余家,但真正具備成熟技術的企業并不多,所以整體產能是有限的,像寧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這種走在國內同行業前列的企業,每年的設計產能是1000噸。但據不完全統計,我國2005年的塑料使用總量為2500萬~3000萬噸。此外,有些專家也認為,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的后續產品研發還跟不上,大部分企業將關注的重點集中在材料合成上,而忽略了制品加工開發,一些生物分解塑料做成的餐飲具在耐熱、耐水及機械強度方面與傳統塑料制品相差較遠,而這一點恰恰是生物降解塑料能否大規模市場化的關鍵。業內人士表示,對于降解塑料,政府顯示出強烈的興趣和意愿,目前也已制定了各種政策和法規,但還需要能落到實處的細則。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