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橡膠消費居世界首位 應警惕利多后的利空
隨著汽車制造業、交通運輸業等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高速發展,我國橡膠消費量已連續4年居世界首位。預計2006年將達到380萬噸左右,占世界橡膠消費市場的1/5。因此,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極具發展潛力的橡膠消費市場。但同時,除美國、日本外,我國也是世界上第三大天然橡膠進口國,受國際橡膠價格的影響也較為直接。
過度進口,“風險指數”看漲
近日,天然橡膠供應結構對比顯示,1至10月份,天然橡膠國內產量為51萬余噸,進口量則為132萬噸,天然橡膠國內產量和進口量分別占天膠總供應量(183萬噸)的27.8%和72.2%。近年來我國橡膠資源嚴重不足,天然橡膠國內需求的60%以上,合成橡膠國內需求的40%左右都需要靠進口。我國橡膠資源現狀與發展已經引起國內外天然橡膠生產商、合成橡膠生產商及營銷商們的高度關注。
據福州海關統計,今年以來福建進口天然橡膠價格呈先揚后抑態勢,從年初開始逐月攀升,8月份達到最高,月度進口平均價格達每噸2276美元,之后進口平均價格開始下滑,10月份進口平均價格跌至每噸1450美元,接近年初水平。值得關注的是,福建天然橡膠進口量隨進口天然橡膠價格波動而“漲落”,價格最高的8月份也是進口量最大的月份,達到7269噸,而在價格大幅下滑的9月和10月,月度進口量也隨之下滑,與之前大幅增長的態勢有較大反差。
據鄭州海關統計,1~10月份河南口岸進口天然橡膠6.8萬噸,同比增長16.5%,進口平均價格達到每噸2061美元,同比增長58.8%,進口量增加和價格上揚態勢明顯。天然橡膠是河南橡膠工業的主要原料,而河南橡膠資源匱乏,在需求帶動下,今年以來河南天然橡膠進口保持持續增長,其中8月份的進口均價創出每噸2370美元的歷史最高位,是去年同期的1.7倍。專家提醒,過度依賴進口容易受制于人,如果天然橡膠出口國有意操縱、限制橡膠的出口,將會使我國的輪胎業、汽車配件、工程機械配件、鞋類制品等產業受到極大的沖擊。因此,我國企業應加大技術投資,在對種植、加工技術進行改造,提高天然橡膠產量的同時,也要合理控制大型用膠企業的產能規模,切忌盲目擴大投資規模,防止因產能急速擴張引發的危機。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天然橡膠已成為繼石油、鐵礦石以及有色金屬后又一大宗緊缺戰略性資源,需求量快速增加。由于我國在國際天然橡膠交易中缺失參與權和定價權,只能被動接受價格。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未能充分有效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在價格高點進口量反而較多,企業生產成本急劇加大,已對國內輪胎及膠鞋等主要用膠產業的正常生產帶來較大影響。
天膠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制造輪胎,約占總消費量的80%左右。從近幾年的發展態勢來看,汽車和輪胎行業的增長還是非常迅速的。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1~10月輪胎總產量同比增加18%至3.5785億條,我國10月輪胎產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4%至3731萬條。據此推算,今年我國輪胎總產量將會達到4億條以上。同時,有機構預測今年我國汽車產量可能達到700萬輛。
善待橡膠樹,合理開發資源
據海南媒體報道,一段時間以來,由于橡膠價格較好,為圖一時多產膠水,海南墾區10多萬畝橡膠被掠奪性搶割。在西培農場六營村橡膠園看到,這里到處是“血淚斑斑”的景象。這里的膠園從凌晨2時開始割膠,到晚上7時,整整流膠水17個小時。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不出一年,這些橡膠樹將變成死皮樹,到那時膠樹不能再產膠,人們只能“望樹流淚”了。在該場三分場道龍、樂元、蓋抄等村膠園里看到,割膠本是中青年膠工干的事,卻有一些小學生和老人在那里忙碌。道龍村一位老人說,家里的勞力不夠,為了多產膠水,他只好半夜爬起來參加割膠。放暑假時,不懂技術的小學生也來助陣。在這里很少有橡膠樹是按規范進行割膠的,卻到處是傷痕累累、“流淚”不止的膠樹。有的膠樹有三四條割線,有的膠樹明顯留下用鉤刀砍的痕跡,有的割面深度已超過1公分,更有甚者已割到了木質。在儋州地區的西慶、西華、八一等農場也發現農民破壞性、掠奪性割膠現象。據不完全統計,全墾區10多萬畝橡膠樹被破壞性搶割。
據專家介紹說,一棵橡膠樹要40年左右才完成它的使命,這期間需要國家投許多錢,以及大量的人工進行養植,而像這樣不出一年就被破壞掉,真令人痛心!如果這種現象得不到制止,用不了多久將出現大面積的死皮樹,一年將損失近兩萬噸干膠。
來自橡膠協會的資料顯示,進入10月份,橡膠新增資源結構中,天然橡膠約為21萬噸,環比減少5萬噸,同比增長10.5%,增幅則回落了5個百分點。合成橡膠23.8萬噸,環比下降10%,同比增幅不到1%。雖然目前仍處于國內天然橡膠生產旺季,但產膠量已開始逐漸減少,據估算,10月份全國天然橡膠產膠量在8萬噸左右,比上月有所減少,而合成橡膠產量增幅則繼續回落。而來自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10月份全國生產輪胎(含各種外胎)3731萬條,比上月下降5.6%。
國內現貨市場表明,目前供應量十分充足,而消費并不旺盛。據統計,我國1~10月天然橡膠進口同比增長18.4%至132萬噸;合成橡膠進口量同比增長22.7%至112萬噸。進口大增的原因是,實際進口成本低于天膠國內價格。
印尼橡膠經營者聯合會(Gakindo)估計,至今年底橡膠出口量下降2%~3%,但由于橡膠價格上漲,因此天然橡膠出口總值仍可達40億美元。據悉,印尼今年的橡膠出口比去年的205萬噸估計下降2%,大約為200萬噸。但是其出口值由于天然橡膠價格上升到平均每公斤2.1美元,而提高成為40億美元。去年的橡膠價格平均每公斤只有1.6美元。
一方面是國際市場價格的震蕩波動,一方面是國內資源匱乏但消費量巨大,這種情況下更應理性生產、謹慎進口、合理消費。11月29日,上海市科技攻關項目“城市廢舊輪胎資源再生利用成套技術與工程示范”通過上海市科委組織的專家驗收。目前,國內首座環保型廢舊輪胎處理廠已在上海奉賢投產,年處理廢舊輪胎上萬噸。據專家計算,一條廢舊輪胎可轉化成10%的可燃氣體,45%的燃料油,35%的炭黑和10%鋼絲。在廢舊輪胎的二次生命形態中,炭黑價值最大,2噸石油才能提取1噸炭黑。此次,再生出的炭黑其物理性能完全符合橡膠配方要求,并已作為原料供應給多家輪胎生產廠商,一條輪胎——炭黑——輪胎的循環產業鏈逐漸形成。循環產業鏈,這也是我國橡膠產業必由之路。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過度進口,“風險指數”看漲
近日,天然橡膠供應結構對比顯示,1至10月份,天然橡膠國內產量為51萬余噸,進口量則為132萬噸,天然橡膠國內產量和進口量分別占天膠總供應量(183萬噸)的27.8%和72.2%。近年來我國橡膠資源嚴重不足,天然橡膠國內需求的60%以上,合成橡膠國內需求的40%左右都需要靠進口。我國橡膠資源現狀與發展已經引起國內外天然橡膠生產商、合成橡膠生產商及營銷商們的高度關注。
據福州海關統計,今年以來福建進口天然橡膠價格呈先揚后抑態勢,從年初開始逐月攀升,8月份達到最高,月度進口平均價格達每噸2276美元,之后進口平均價格開始下滑,10月份進口平均價格跌至每噸1450美元,接近年初水平。值得關注的是,福建天然橡膠進口量隨進口天然橡膠價格波動而“漲落”,價格最高的8月份也是進口量最大的月份,達到7269噸,而在價格大幅下滑的9月和10月,月度進口量也隨之下滑,與之前大幅增長的態勢有較大反差。
據鄭州海關統計,1~10月份河南口岸進口天然橡膠6.8萬噸,同比增長16.5%,進口平均價格達到每噸2061美元,同比增長58.8%,進口量增加和價格上揚態勢明顯。天然橡膠是河南橡膠工業的主要原料,而河南橡膠資源匱乏,在需求帶動下,今年以來河南天然橡膠進口保持持續增長,其中8月份的進口均價創出每噸2370美元的歷史最高位,是去年同期的1.7倍。專家提醒,過度依賴進口容易受制于人,如果天然橡膠出口國有意操縱、限制橡膠的出口,將會使我國的輪胎業、汽車配件、工程機械配件、鞋類制品等產業受到極大的沖擊。因此,我國企業應加大技術投資,在對種植、加工技術進行改造,提高天然橡膠產量的同時,也要合理控制大型用膠企業的產能規模,切忌盲目擴大投資規模,防止因產能急速擴張引發的危機。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天然橡膠已成為繼石油、鐵礦石以及有色金屬后又一大宗緊缺戰略性資源,需求量快速增加。由于我國在國際天然橡膠交易中缺失參與權和定價權,只能被動接受價格。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未能充分有效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在價格高點進口量反而較多,企業生產成本急劇加大,已對國內輪胎及膠鞋等主要用膠產業的正常生產帶來較大影響。
天膠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制造輪胎,約占總消費量的80%左右。從近幾年的發展態勢來看,汽車和輪胎行業的增長還是非常迅速的。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1~10月輪胎總產量同比增加18%至3.5785億條,我國10月輪胎產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4%至3731萬條。據此推算,今年我國輪胎總產量將會達到4億條以上。同時,有機構預測今年我國汽車產量可能達到700萬輛。
善待橡膠樹,合理開發資源
據海南媒體報道,一段時間以來,由于橡膠價格較好,為圖一時多產膠水,海南墾區10多萬畝橡膠被掠奪性搶割。在西培農場六營村橡膠園看到,這里到處是“血淚斑斑”的景象。這里的膠園從凌晨2時開始割膠,到晚上7時,整整流膠水17個小時。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不出一年,這些橡膠樹將變成死皮樹,到那時膠樹不能再產膠,人們只能“望樹流淚”了。在該場三分場道龍、樂元、蓋抄等村膠園里看到,割膠本是中青年膠工干的事,卻有一些小學生和老人在那里忙碌。道龍村一位老人說,家里的勞力不夠,為了多產膠水,他只好半夜爬起來參加割膠。放暑假時,不懂技術的小學生也來助陣。在這里很少有橡膠樹是按規范進行割膠的,卻到處是傷痕累累、“流淚”不止的膠樹。有的膠樹有三四條割線,有的膠樹明顯留下用鉤刀砍的痕跡,有的割面深度已超過1公分,更有甚者已割到了木質。在儋州地區的西慶、西華、八一等農場也發現農民破壞性、掠奪性割膠現象。據不完全統計,全墾區10多萬畝橡膠樹被破壞性搶割。
據專家介紹說,一棵橡膠樹要40年左右才完成它的使命,這期間需要國家投許多錢,以及大量的人工進行養植,而像這樣不出一年就被破壞掉,真令人痛心!如果這種現象得不到制止,用不了多久將出現大面積的死皮樹,一年將損失近兩萬噸干膠。
來自橡膠協會的資料顯示,進入10月份,橡膠新增資源結構中,天然橡膠約為21萬噸,環比減少5萬噸,同比增長10.5%,增幅則回落了5個百分點。合成橡膠23.8萬噸,環比下降10%,同比增幅不到1%。雖然目前仍處于國內天然橡膠生產旺季,但產膠量已開始逐漸減少,據估算,10月份全國天然橡膠產膠量在8萬噸左右,比上月有所減少,而合成橡膠產量增幅則繼續回落。而來自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10月份全國生產輪胎(含各種外胎)3731萬條,比上月下降5.6%。
國內現貨市場表明,目前供應量十分充足,而消費并不旺盛。據統計,我國1~10月天然橡膠進口同比增長18.4%至132萬噸;合成橡膠進口量同比增長22.7%至112萬噸。進口大增的原因是,實際進口成本低于天膠國內價格。
印尼橡膠經營者聯合會(Gakindo)估計,至今年底橡膠出口量下降2%~3%,但由于橡膠價格上漲,因此天然橡膠出口總值仍可達40億美元。據悉,印尼今年的橡膠出口比去年的205萬噸估計下降2%,大約為200萬噸。但是其出口值由于天然橡膠價格上升到平均每公斤2.1美元,而提高成為40億美元。去年的橡膠價格平均每公斤只有1.6美元。
一方面是國際市場價格的震蕩波動,一方面是國內資源匱乏但消費量巨大,這種情況下更應理性生產、謹慎進口、合理消費。11月29日,上海市科技攻關項目“城市廢舊輪胎資源再生利用成套技術與工程示范”通過上海市科委組織的專家驗收。目前,國內首座環保型廢舊輪胎處理廠已在上海奉賢投產,年處理廢舊輪胎上萬噸。據專家計算,一條廢舊輪胎可轉化成10%的可燃氣體,45%的燃料油,35%的炭黑和10%鋼絲。在廢舊輪胎的二次生命形態中,炭黑價值最大,2噸石油才能提取1噸炭黑。此次,再生出的炭黑其物理性能完全符合橡膠配方要求,并已作為原料供應給多家輪胎生產廠商,一條輪胎——炭黑——輪胎的循環產業鏈逐漸形成。循環產業鏈,這也是我國橡膠產業必由之路。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