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成為市場共識,大規模投產機組將
中國具有世界上第二大規模的發電能力,截至2006年底,中國的發電裝機容量超過了達到62,200萬千瓦,同比增長20.3%,僅僅次于美國。
其中火電48,405萬千瓦,水電12,875萬千瓦,占總容量的77.82%和20.67%,同比分別增長23.7%和9.5%。作為新能源的核電和風電所占比例很小,但受國家能源政策的扶持,增速較快。以風電為例,2006年末中國風電裝機容量達187萬千瓦,僅占全部容量的0.3%,但增幅達76.7%。核電、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設備未來前景廣闊。
分地區看,發電裝機同比增速超過30%的省份有:內蒙(45.4%)、云南(42.2%)、山東(33.6%)。
從電力生產情況看,全國發電量達到28,3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 13.5%。其中,水電發電量4167億千瓦時,約占全部發電量14.70%,同比增長5.1%;火電發電量23573億千瓦時,約占全部發電量83.17%,同比增長15.3%;核電發電量543億千瓦時,約占全部發電量1.92%,同比增長2.4%。分地區看,發電量同比超過20%的省份依次為:內蒙(33%)、青海(25.6%)、貴州(23.6%)、云南(23.4%)、浙江(20.8%)、江蘇(20.2%)。
從電力消費情況看,2006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為2824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0%,增幅比2005年上升0.4個百分點。
由于中國基礎工業的持續快速發展,中國的電力在2003和2004年出現緊缺的情況,因此在隨后的幾年電源建設將會持續保持較高的水平。統計同時顯示,2006年隨著大批電源項目相繼建成投產,電力供應能力明顯增強。各區域電網電力供需形勢發生明顯變化,電力缺口顯著減少,拉限電條次和損失電量大幅度下降,全國電力供需形勢進一步走向緩和。發電設備利用小時與2005年相比也有了大幅回落,全年累計平均利用小時數為5221小時,同比降低203小時。預示著存在電力供應由緊張轉向“過剩”的風險。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