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需求旺盛拉動我國塑料機械行業快速發展
“中國塑料工業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各項經濟指標比上年增長顯著,市場需求旺盛,進一步顯示了我國塑料工業‘朝陽產業’的特點,預示了‘十一五’我國塑料工業強勁發展的勢頭,同時也必將帶動我國塑料機械行業的快速發展?!?月31日,在北京召開的2007國際橡塑展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會長廖正品如是分析國內塑機行業發展趨勢。
內需拉動塑機行業快速發展
廖正品指出,我國塑料機械工業的高速發展緣于下列因素:
合成樹脂產量創新高,塑料機械呈現強勁增長勢頭。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數據顯示,2006年,全國合成樹脂年產量達2528.7萬噸,比上年增長了17.6%;聚氯乙烯樹脂年產量823.8萬噸,同比增長23.28%;聚乙烯樹脂年產量599.3萬噸,同比增長15.04%;聚丙稀樹脂年產量584.1萬噸,同比增長12.66%;聚酯年產量818萬噸,同比增長2.24%;塑料機械年產量52.6萬噸,同比增長32.47%,顯示了我國塑料市場需求穩定健康的增長態勢。
塑料制品產量仍然保持了兩位數增長,主要產品增幅較大。根據對我國塑料制品行業12579家規模企業統計,我國塑料制品企業年產量2801.9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18.68%。其中,塑料薄膜年產量528.69萬噸,同比增長8.27%;農用薄膜年產量86.15萬噸,同比增長9.61%;塑料型材(含板片材)年產量308.44萬噸,同比增長20.57%;塑料管材(含棒材)年產量288.14萬噸,同比增長30.91%;塑料絲及編織制品年產量301.28萬噸,同比增長19.66%;人造革年產量83.96萬噸,同比增長8.24%;合成革年產量52.78萬噸,同比增長7.13%;泡沫塑料年產量113.05萬噸,同比增長11.25%;塑料包裝箱及容器年產量148.74萬噸,同比增長17.92%;日用塑料制品年產量301.87萬噸,同比增長11.06%;其他塑料制品年產量674.96萬噸,同比增長30.7%。
2006年1~11月,我國塑料制品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現價)5714.94億元,同比增長25.83%;主營業務收入5507.71億元,同比增長24.78%;利稅總額365.07億元,同比增長28.29%;利潤總額234.99億元,同比增長32.34%。
“由此可見,我國塑料制品企業在向大規模化方向發展,產業集中度逐步提高,行業整體水平不斷增強”廖正品說,“今后行業協會的工作重點要放在重點大企業的扶持上,要培育一批大型企業集團。”
據海關統計,2005年,塑料制品累計出口166.04億元,同比增長30%;進口82.9億元,同比增長17.26%。2006年1~11月塑料制品累計出口184.83億元,同比增長23.13%;進口87.56億元,同比增長17.41%。從這兩年塑料制品進出口統計情況來看,我國對塑料制品進口的依存度正在逐漸下降。
從上面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塑料制品產量的增長引發了塑料機械銷售額的增長。根據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2006年1~12月,塑料加工設備實現產品銷售收入212.05億元,同比增長20.47%;橡膠加工設備實現銷售收入63.91億元,同比增長21.34%。
由此看來,國內塑料加工業的高速發展,仍將是我國塑機行業快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增加出口拓展塑機發展空間
在展望2007年我國塑料工業發展前景時,廖正品指出,在國內巨大的潛在需求拉動下,2007年,我國國民經濟仍將保持平穩快速增長態勢。在美、歐、日經濟增長趨緩的背景下,出口仍將繼續保持增長的趨勢,但是增速會相應趨緩,受人民幣升值影響,進口將進一步擴大。因此,國內塑料制品企業應進一步縮小與發達國家的距離,才能在“十一五”期間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
與此同時,給我國塑料機械工業的發展至少帶來了三個有利條件:一是有利于高附加值產品出口;二是有利于引進技術,包括外商來華合資或獨資辦企業所帶來的先進制造技術;三是對高技術含量裝備的需求所帶來的設備更新及陳舊設備的淘汰。
“我國是世界塑料機械生產大國,但多年來出口值一直只占全部銷售額的5%~l0%,這與塑料機械大國,如意大利出口額占其總產值50%左右相比,是十分不相稱的”廖正品說,“根據我國目前塑料機械的生產能力及出口潛力,增加高附加值產品出口,限制低附加值產品出口應當是我國塑料制品及機械制造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基本出路之一。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入世所帶來的機遇,努力創造條件,拓展我國塑料及塑料機械工業發展的空間。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內需拉動塑機行業快速發展
廖正品指出,我國塑料機械工業的高速發展緣于下列因素:
合成樹脂產量創新高,塑料機械呈現強勁增長勢頭。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數據顯示,2006年,全國合成樹脂年產量達2528.7萬噸,比上年增長了17.6%;聚氯乙烯樹脂年產量823.8萬噸,同比增長23.28%;聚乙烯樹脂年產量599.3萬噸,同比增長15.04%;聚丙稀樹脂年產量584.1萬噸,同比增長12.66%;聚酯年產量818萬噸,同比增長2.24%;塑料機械年產量52.6萬噸,同比增長32.47%,顯示了我國塑料市場需求穩定健康的增長態勢。
塑料制品產量仍然保持了兩位數增長,主要產品增幅較大。根據對我國塑料制品行業12579家規模企業統計,我國塑料制品企業年產量2801.9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18.68%。其中,塑料薄膜年產量528.69萬噸,同比增長8.27%;農用薄膜年產量86.15萬噸,同比增長9.61%;塑料型材(含板片材)年產量308.44萬噸,同比增長20.57%;塑料管材(含棒材)年產量288.14萬噸,同比增長30.91%;塑料絲及編織制品年產量301.28萬噸,同比增長19.66%;人造革年產量83.96萬噸,同比增長8.24%;合成革年產量52.78萬噸,同比增長7.13%;泡沫塑料年產量113.05萬噸,同比增長11.25%;塑料包裝箱及容器年產量148.74萬噸,同比增長17.92%;日用塑料制品年產量301.87萬噸,同比增長11.06%;其他塑料制品年產量674.96萬噸,同比增長30.7%。
2006年1~11月,我國塑料制品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現價)5714.94億元,同比增長25.83%;主營業務收入5507.71億元,同比增長24.78%;利稅總額365.07億元,同比增長28.29%;利潤總額234.99億元,同比增長32.34%。
“由此可見,我國塑料制品企業在向大規模化方向發展,產業集中度逐步提高,行業整體水平不斷增強”廖正品說,“今后行業協會的工作重點要放在重點大企業的扶持上,要培育一批大型企業集團。”
據海關統計,2005年,塑料制品累計出口166.04億元,同比增長30%;進口82.9億元,同比增長17.26%。2006年1~11月塑料制品累計出口184.83億元,同比增長23.13%;進口87.56億元,同比增長17.41%。從這兩年塑料制品進出口統計情況來看,我國對塑料制品進口的依存度正在逐漸下降。
從上面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塑料制品產量的增長引發了塑料機械銷售額的增長。根據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2006年1~12月,塑料加工設備實現產品銷售收入212.05億元,同比增長20.47%;橡膠加工設備實現銷售收入63.91億元,同比增長21.34%。
由此看來,國內塑料加工業的高速發展,仍將是我國塑機行業快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增加出口拓展塑機發展空間
在展望2007年我國塑料工業發展前景時,廖正品指出,在國內巨大的潛在需求拉動下,2007年,我國國民經濟仍將保持平穩快速增長態勢。在美、歐、日經濟增長趨緩的背景下,出口仍將繼續保持增長的趨勢,但是增速會相應趨緩,受人民幣升值影響,進口將進一步擴大。因此,國內塑料制品企業應進一步縮小與發達國家的距離,才能在“十一五”期間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
與此同時,給我國塑料機械工業的發展至少帶來了三個有利條件:一是有利于高附加值產品出口;二是有利于引進技術,包括外商來華合資或獨資辦企業所帶來的先進制造技術;三是對高技術含量裝備的需求所帶來的設備更新及陳舊設備的淘汰。
“我國是世界塑料機械生產大國,但多年來出口值一直只占全部銷售額的5%~l0%,這與塑料機械大國,如意大利出口額占其總產值50%左右相比,是十分不相稱的”廖正品說,“根據我國目前塑料機械的生產能力及出口潛力,增加高附加值產品出口,限制低附加值產品出口應當是我國塑料制品及機械制造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基本出路之一。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入世所帶來的機遇,努力創造條件,拓展我國塑料及塑料機械工業發展的空間。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