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工業軟件落戶長沙 湖南智能制造裝上大功率“引擎”
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正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在此背景下,“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戰略對接會產生何種火花?在湖南,長沙與西門子工業軟件的攜手給出了更多可能。
3月20日,湖南中南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南智能”)在湖南省機器人產業集聚區智庭園揭牌,8個項目現場簽約。中南智能攜手西門子工業軟件,成立湖南省第一家工業4.0創新中心,成為西門子在中國唯一一家以“工業4.0”為主題的研發創新中心。該中心將為長沙智能制造插上騰飛的翅膀,為推動湖南制造業轉型升級再添新力量。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高勇,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現場見證簽約。
改制:從長泰機器人到中南智能的華麗轉身
“在不久的將來,中南智能將擁有三張名片:湖南智能制造最具綜合實力、最大規模的領軍企業;國家工信部掛牌的智能制造明星企業;湖南本土培育的智能制造上市公司。”
湖南中南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漾介紹,中南智能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成為湖南乃至中南、華南、西南地區的智能制造領軍企業,全面比肩或超越沈陽新松,形成“北新松、南中南”的中國智能制造新格局。
新成立的中南智能有何背景?為何這樣底氣十足。
中南智能是一家由湖南省國資委牽頭成立的省屬重點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制造企業,由湖南華升集團有限公司、雨花經開區和原長泰機器人管理技術團隊共同成立,三方聯合收購長泰機器人。
這次聯合收購,是省屬國有企業轉型智能制造的典型代表,是招商引資方式的一種創新,也是長泰機器人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重大契機。
2008年,長泰機器人進入機器人行業,經過十年的發展,一躍成為全國領先的機器人工業智能終端制造商。原長泰機器人董事長楊漾曾表示:“長泰機器人公司名氣大,規模卻不大,近幾年的年銷售收入穩定在2億元左右。”
中南智能收購長泰機器人公司,實行股份制改造,員工將持股39%。“改制將讓企業浴火重生。”楊漾認為,員工變股東,將極大地激發企業的活力。
完成收購后的中南智能,將做好傳承和創新,拉長產業鏈。往上游延伸,深耕伺服電機、電控、減速機等核心關鍵零部件,把長泰的系統集成做大做強;往下游延伸,就是要加快推進中南智能與西門子合作,為其插上“工業4.0”的翅膀,推動其完成從單機自動化到單線自動化到整廠自動化集成服務商(工業4.0)的全系列集成布局,提供整廠自動化的解決方案。
8個項目現場簽約,湖南省第一家工業4.0創新中心成立
中南智能將以工業機器人技術為核心,打造以汽車及零配件產業為基礎,延伸至鋼鐵冶金、民爆、交通物流及其他戰略新興產業的綜合性智能制造產業集團。
在揭牌儀式現場,中南智能分別與西門子工業軟件、保利民爆、清華大學、濰柴動力等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8個項目現場簽約。
中南智能攜手西門子工業軟件,成立湖南省第一家工業4.0創新中心。結合湖南省“五個100”的戰略部署及長沙打造國家智能制造創新中心的發展目標,工業4.0(中南智能)創新中心將引入全球前沿的數字化、自動化技術,搭建從虛擬到現實、從概念到解決方案的創新平臺。
西門子工業軟件全球高級副總裁梁乃明指出:“工業4.0(中南智能)創新中心包括五大板塊:數字化工廠能力中心、智能制造專業實驗室、智能制造行業解決方案研究中心、智能制造雙創服務、智能制造人才培養平臺。”梁乃明表示,該中心將引進和培育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以支撐湖南高端產業發展,攜手邁向工業4.0。
2017年9月26日,中南地區首個精密光機電產業基地落戶長沙雨花經開區,依托航天十三所先進的航天技術,為智能制造提供精密加工檢測服務,開拓機器人市場。本次,中南智能和航天中南先進光機電技術創新中心簽約,擬在機器人制造、汽車、新能源等相關行業展開合作。
中南智能與保利民爆遼寧公司合作,將在民爆領域推行機器人換人,實現民爆無人化和安全生產。與濰柴動力就企業在鑄造裝備、新能源汽車制造裝備等領域展開全方位的合作。
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制造轉型升級,中南制造將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合作,給紡織行業插上了“智能制造”的翅膀;聯合清華大學,開發鑄造行業精密打磨機床,填補國內產品空白。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