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機器人家庭又添新成員
新型機器人飛行、降落、爬墻演示圖
看過“阿特拉斯(Atlas)”視頻的人都會對這個大型的兩腳機器人印象深刻,但很多專家仍把重點放在功能性的小型機器人上,因為它們能到達大型機器人去不了的地方。最近,美國斯坦福大學仿生與靈巧操作實驗室公布了他們正在開發的一種新機器人:既能在空中飛,又能在豎直墻壁上降落,然后還能順著墻向上爬。
實驗室網站發布的視頻介紹了這位仿生機器人家庭新成員“SCAMP”,即“斯坦福攀爬與飛行操縱平臺”(Stanford Climbing and Aerial Maneuvering Platform)的縮寫。“SCAMP”有兩條長長的前腿和兩只帶刺前腳,還有條像啄木鳥一樣的尾巴,背負四翼螺旋槳。兩條長腿由碳纖維和另一種高強輕質Spectra纖維制造,通過兩腳輪換承載力來爬行,其效率可媲美真的昆蟲。
據實驗室網站介紹,該機器人能飛行、降落、攀爬,腳下打滑時還能站穩了再爬起來、再起飛,這一切都是通過機載傳感器和計算機來實現。“阿特拉斯”大型機器人能越過崎嶇的地形把裝備補給送到人類無法到達的地方,而“SCAMP”能到達“阿特拉斯”到不了的地方,在戰場或救災中發揮巨大作用。
研究人員認為,機器人更小的話,相對于體積而言黏合度更高,受到碰撞時會更穩定,能更快調整方向,更容易找到落腳點。此外,機器人越小,與空氣的相互作用越大。但它也有缺點:大部分這樣的四旋翼飛行器,其電池只夠它們飛幾分鐘。
研究人員在最近的《機器人學報》和《光譜》雜志上介紹了這項成果。論文第一作者摩根·珀博說,“SCAMP”是第一個把飛行、降落和被動附著技術、攀爬相結合的機器人。雖然降落是個難題,因為無人機要找到一個合適的落腳點概率很小,不過加上攀爬能力,它就能更準確地到達目的地。此外,就算風太大不適合飛行時,它也能爬過去。(記者常麗君)
總編輯圈點
今年年初,一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的研究認為,身體更沉重的動物如果想要吸附在墻面或天花板,就必須增加吸附面積,并得出結論:人類當不了蜘蛛俠。如今,斯坦福開發出既能飛又能順墻爬的小型機器人SCAMP,以適應部分大型機器人無法到達的場景,幫助實現了蜘蛛俠的夢想。結合近來AlphaGo在最復雜的棋類游戲中的出色表現,也許將來還會繼續出現各式各樣的高“智商”、神技能的機器人,他們會繼續幫助人類到達我們去不了的地方。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