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流裝置如何面對ISO5167新標準
長期以來,節流裝置(孔板、噴咀、文丘利管)因適用于多種流體(氣體、液體、蒸汽),且耐高溫高壓,在許多行業中,如化工、電力、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建材……多采用它用以監測流量參數。在流量儀表市場中,數量約占60%以上的份額。對于這種量大面廣的儀表,國際標準化組織 “封閉管道中流體流量測量專業委員會”(ISOTC30)極為重視,制定了節流裝置流量測量標準ISO5167,并根據使用中的問題不斷修改完善。我國的節流裝置國家標準(GB/T2624-93),在市場全球化的思想指導下,與其接軌,也等效采用ISO-5167。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30經二年多的討論醞釀,重新修訂了ISO5167,並于2003年3月公布執行ISO-5167新的標準,引起了國內流量專業人士的關注。
二、ISO5167新標準修改的主要內容:
1、在沒有流動調整器條件下,對節流裝置(孔板、文丘利管)上游所要求的直管段普遍提出了更長的要求;
2、建議在節流裝置上游安裝流動調整器,以適當縮短所要求的直管段長度;
3、根據大量數據回歸的R/G公式取代原來的sto1z公式;
4、采用新公式來計算孔板的可膨脹系數;
5、修訂了關于孔板不同軸度、不平度及上游管內壁粗糙度的限制要求。
以上5條,對使用者來說主要關心的是1、2二條;新標準對直管段長度的補充列于表1:
表1所列的數據是近年來進行系統實驗所得到的結論,是有根據的,它將有助于節流裝置更合理地推廣應用。從中可看出ISO5167新標準對孔板前直管段長度的要求增大了4~17D,達到了30~70D左右。這個長度在工程實施中存在相當大的難度,甚至是不可能的。在工程設計中,一般僅按工藝條件來安排管道的長度,很少顧及流量儀表前后直管段長度的要求,面對ISO5167新標準,我們該怎么辦?
流量儀表在工程中的應用,不外乎以下幾種情況:①貿易計量,進行物流的核算,準確度是首要的,如直管段達不到標準要求,直接影響到準確度的下降;②工藝流程的監測;主要了解工藝流程是否正常,可靠性是主要的;③工控系統中的檢測環節,作為調節的依據,重復性是主要的。因此,在直管段達不到要求時,孔板(或節流裝置),仍可工作只是準確度下降了;用于②、③種情況還可考慮,而第①種情況則難以選用。
三、流動調整器(Flow Conditioner)
在直管段達不到表1的要求長度時,管道中的流速分布不是充分發展紊流,流速分布不對稱,有畸變還可能有漩渦、回流
(圖1)。
ISO5167新標準建議采用流動調整器,認為選用后可改善流動情況,無需過長的直管段即可達到新標準的要求。
流動調整器的結構,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①多孔板 在一個平板上多個圓孔,這種結構有助于改善流速分布;但不能清除旋渦;②管束 有助于減小、消除流動中的漩渦。③綜合型 將以上二種結合起來,由ISO推薦的Zanker及由ASME推薦的Sprenkle等流動調整器即綜合型結構。
圖2所示的三類流動調整器的主要功能,a類可減小漩渦,壓損較小,但效果較差;b類,可減少、消除漩渦。并改善中等程序的流速分布畸變,壓損較大;C類在消除漩渦及改善流速分布的性能均優于a、b二種類型,壓損較大。
圖2C
所示的綜合型流動調整器;效果均較好,但Zanker及Sprenkle的結構都太復雜,制造成本較高;而R.W.Miller所推薦的Mitsubishi調整器結構較簡單,僅在一個厚為0.13D的板上鉆35個0.13D的圓孔,效果較好,不太復雜,易于制造,壓損中等。
但在直管段長度達不到要求時采用流動調整器,并非萬全之計,它在改善了流動情況的同時,又帶來了以下弊病:①增加成本。制造一臺流量調整器的成本不亞于一臺流量計。②增加安裝、維修工作量。③易于堵塞。采用流動調整器緣于在直管段達不到ISO5167新標準要求的長度,仍希望維持孔板等節流裝置較高準確度的一項技術措施。可事與愿違,由于效果好的流量調整器均易于堵塞,并造成了流動的畸變,它又反過來降低了測量準確度。既有違初衷,又何必勞命傷財,多此一舉呢?
要徹底解決問題,只有采用新型節流裝置。此時,業內比較關注的是采用內錐式流量計。
四、內錐式流量計(圖3)
上世紀80年代中期,由美國MCCROMETER公司研制、推出了這種新型節流裝置,由于內錐具有整流作用,要求前、后直管段長度都很小。特別適用于ISO5167新標準公布后所面臨的困境。我國天津、上海、寧夏均有產品推向市場。
1、原理:
內錐式流量計仍是一種通過節流取差壓以反映流量大小的節流裝置。節流件為一個懸掛在管道中央的錐形體,前錐角約30°,后錐角約150°。高壓P1取自錐體前流體未擾動(即未形成節流,流體未加速)的管壁;低壓P2取自后錐體中央,并通過內錐支承桿引至管外,其差壓△P的平方根與流量成正比。計算與孔板、噴咀等類似,只是需要將環形通道面積折合為孔板內孔面積,計算公式如下:
式①中 為容積流量,C為流出系數, 氣體膨脹系數, 為等效 值,d為等效內孔直徑,△P輸出差壓, 為流體密度。
①式中β值由下式決定
②式中dv為內錐最大橫截面處的直徑。
①式的d為等效開孔直徑,其大小等于BD。
2、突出的優點
1)錐體整流,縮短直管段。
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變徑管(或稱異徑管)是破壞流場的,無論管徑由小變大,或由大變小后都要求基本相同的直管段。其實,收縮管(即管道截面由大變小)將促使流體加速,其效果具有消除漩渦、促進流動層面的相互作用,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在較短的長度內達到較理想的流速分布。內錐式流量計使流通截面由大變小,其效果相當于一個流動調整器,可以縮短節流裝置所必需的直管段長度;至于是否短到廠家所說僅為0~3D,還有待試驗證實。
2)邊緣耐磨,改善穩定性。
幾十年來,孔板曾被公認為是一種不用實標的準確流量計,常用于物流的計量核算,而它的長期穩定性是值得質疑的。根據節流裝置標準的規定,孔板的節流孔邊緣厚度e僅為0.005~0.02D;光潔度應為 ▽ 7以上。而在使用過程中,在銳角處流速最高,流體的沖刷也最強烈,使用不久銳邊將變大,并產生毛刺不再光滑,流量系數也將隨之變化。
而內錐式流量計則不然,在錐體的最大截面的邊緣,由于附面層的保護(見圖3)其表面流速并不高,附面層減緩了沖刷的力度,且邊緣是一個鈍體而不是銳角,也經得起沖刷。因此,內錐式流量計流量系數可長期穩定不變。
為什么孔板沒有附面層保護呢?附面層厚度δ=KLReX,(其中L是特征長度,Re是雷諾數,K,X為系數)孔板的特征長度等于零,無法形成附面層保護。
3)環形通道,適用于臟污流。
各工程中現場中的流體都難以保證潔凈,多年來,節流裝置中采用最多的孔板,由于其下游會形成一個回流區,流體中的臟污物、凝折物等將滯留在這個區域,日積月累,將改變節流比β值,引起流量系數的變化,其次污物還會阻塞測壓孔,使孔板難以正常工作。
而內錐式流量的節流部分的環形通道,錐體后未形成滯流區,當流體流過邊緣時,因流速高,任何臟污物、凝析物,將被沖走難以滯留。因此它適用于臟污流體,特別是氣液、氣固、液固二相流體。十多年的使用證明,它已成功地應用于焦爐煤氣、高爐煤氣、渣油、水煤漿、氣液二相流(濕氣)……等臟污流體。長期困擾孔板的難題,采用內錐式流量計將迎刃而解。
3、主要技術參數(根據廠家技術資料)
①內錐式流量計標準β值,可按工況,有以下幾種:0.45、0.55、0.65、0.75、0.85;
②所要求的直管段上游約0~3D,下游0~1D;
③準確度可達±0.5%;重復性為0.1%;
④采用智能差壓變送器;量程比可達15:1以上;
⑤具有自動清除作用,適用流體極為廣泛,如氣固、液固二相臟污流體均可使用;
⑥壓損較孔板小;
⑦壓力上限6Mpa,溫度上限可達600℃;
⑧未積累足夠的實驗數據,尚不能像孔板、噴咀一樣,無需標定,即可得流量系數;
⑨有待制定標準,促進推廣應用。
4、應用范例
在軋鋼廠中焦爐煤氣是窯爐的主要燃料,由于它將在管道及檢測元件上產生積垢,一直困擾著儀表工程師,成為流量測量中的難題。S.S.Oxelosund.(瑞典)推薦SSAB公司將MCCROMETER公司的V-Cone流量計用于軋鋼廠窯爐的焦爐煤氣流量測量,運行一個月后,該公司儀表工程部的Lekberg先生對于它進行了評估,他說:“我們對它進行了檢查,驚奇地發現流量計內部比較干凈,而錐體上邊沒有明顯磨損的跡象,對此我們十分滿意。”SSAB公司然后將V-cone流量安裝在更嚴酷的條件下進行考核。繼續運行3個月后再次檢查,Lekberg評價說“經過三個月的試驗,雖然是用于嚴重污染的臟污氣體,我認為V-come流量計的性能比我們予計的要好得多,錐體表面沒有積垢,也沒有磨損。”
這是一個成功的范例,具體應用參數摘要附后:
·產品序號90206Y1 ·管道內徑 154.38mm
·被測流體SSAB公司焦爐煤氣 ·錐體最大直徑 138.33mm
·比重0.44(60℉) ·β值 0.444
·粘度120×10-2CP(厘泊) ·流量系數 0.865
·溫度t=35~60℃ ·最大差壓 111.12毫米水柱
·壓力p=0.1bar(表壓) ·量程比 9:1
·流量Q=80~743Nm3/h
五、點滴絮語
1、直管段長度:內錐式流量計問世已十多年,鮮為人知。近二年由于提出了ISO5167新標準,加長了孔板等節流裝置所需的直管長度,使孔板難以使用,在不少會議、媒體上出現了一股“內錐熱”,認為其所需直管段前為0~3D;后為0~1D,幾乎可有可無。內錐的整流作用真的能神奇到這個地步?據了解不少阻力件(如雙彎頭)后漩渦區的消失就不止1D。
2、量程比:內錐式流量計是一個差壓式流量計,這類儀表其流量與輸出差壓的平方根成正比。而不少技術資料宣傳它的量程比可達15:1。一般的差壓變速器量程比應為10:1,因此差壓式流量計的量程比就只能是3:1。當然,如采用智能差壓變送器,則流量的量程比是可以達到15:1,甚至更高的,但這個優點怎能算在內錐式流量計上呢!
3、流動調整器:在制定節流裝置標準中,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3O多次建議采用流動調器,由于現場的惡劣條件,流體欠潔凈,將會帶來不少問題,難以達到預期效果。但在流量試驗室倒不妨采用,不少試驗室由于場地的限制,直管段長度(特別是大口徑管道)都未達到要求,沒有形成充分發展紊流,所標定的流量系數欠準確。而試驗室流體潔凈,不易堵塞,便于維護,采用流動調整器,可以在有限的場地達到理想的流速分布,使所標定的流量系數更為準確、可靠。
4、標準化:孔板長期公認為是無需標定而又準確的流量計,為此制定了國際標準(5167)國家標準(GB-2624),因此常用于物流計量及貿易核算中,ISO5167的新標準提出的直管段長度使孔板的應用陷入困境,不少專家建議采用內錐式流量計取代孔板,舉出了不少優點,前景誘人。但由于還缺乏足夠的試驗數據,無論國際還是國內還未制定相應的標準。用于物流貿易核算,目前還缺乏計量法 依據。
5、需理性、勿過熱:由于影響因素較多,流量儀表的原理類型之多一向處自動化儀表之冠,各自特點在一定領域(或條件下)發揮作用,某一儀表一統天下的局面,短期還難以形成。在市場競爭中,廠商的過熱宣傳是可理解的,而工程、學術界的宣傳就應實事求是不宜過熱。況且內錐式流量計在支持結構、取壓點位置、壓損等方面還不是那么盡善盡美,有待人們在實用中不斷改進與完善。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